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辽宁瓦房店市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
文件大小:36.55 K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8.87千字
文档摘要

PAGE9/NUMPAGES16

辽宁省瓦房店市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泻气(xiè)畸形(qí)如梦初醒(chū)油光可鉴(jiàn)

B.愚钝(dùn)黝黑(yǒu)屏息敛声(píng)鹤立鸡群(hè)

C.消毁(xiāo)燥热(zào)殚精竭虑(jié)振聋发溃(kuì)

D.仲裁(cái)琐屑(suǒ)巧妙绝伦(lún)惨绝人寰(huán)

2.(2分)依次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王羲之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书法从总体来说,刚健而,朴素而,直率而,飘逸而,多种似乎矛盾的艺术特色都在这里汇合、交融,达到炉火纯青、尽善尽美的境界。

A.娟秀精巧含蓄端庄

B.端庄精巧含蓄娟秀

C.精巧娟秀含蓄端庄

D.娟秀精巧端庄含蓄

3.(2分)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②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③自强不息,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④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百废待兴,中国人民奋发图强;⑤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⑥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

A.“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喷薄而出”“光耀在我们的眼前”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是完全不同的。

B.“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这句话适合接在句③的后面。

C.句⑤“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中“困难与挑战”是这句话的主语。

D.句⑥“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中的“我们”指代的是“中国梦”。

4.(2分)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律诗,近体诗的一种,每句5个字或7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每首8句,每两句一联,计四联。

B.新闻采访提纲一般包括采访的时间、地点、对象、目的、方式等,主要内容是预先拟好的采访问题,所提问题要具体、客观、有针对性。

C.《红星照耀中国》中彭德怀平易近人,和战士同甘共苦。他的吃穿都和普通士兵一样,常常赤脚走路,整个冬天以南瓜充饥,从来不叫苦。

D.《蝉》选自《昆虫的故事》,作者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他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

5.(3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选文中的“他们”被作者亲切地称为。(1分)

(2)作为同龄人,你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请概述两个反映他们这些优秀品质的情节。(2分)

6.(6分)古诗文默写。

(1),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2)山随平野尽,。(李白《渡荆门送别》)

(3)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

(4),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5)山光水色,美景摇曳。与诗同行,我们登临黄鹤楼观赏“,”的明艳之景。(崔颢《黄鹤楼》)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7.(3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甲】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①,甲光②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③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④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①摧:毁。②甲光:指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光。③燕脂:即胭脂,这里指血凝在土里形成的紫色。④黄金台:用典,据说燕昭王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

下面对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至塞上》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被排挤的孤独、伤感。

B.《使至塞上》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道出了秋天的悲凉。

C.《雁门太守行》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半句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

D.《雁门太守行》颔联写了战士们白天鏖战的场面,大块胭脂般的血迹凝结在大地上,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片紫色。

8.(14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