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螺杆膨胀机转子基本参数和适用范围》(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制定背景、起草过程等
(一)任务来源及制定背景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年第九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4〕53号)文件,计划编号为T-604,归口单位为全国螺杆膨胀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12),计划下达的标准名称为《螺杆膨胀机转子基本参数和适用范围》,要求完成年限为2026年6月。
螺杆膨胀机凭借其节能高效、经济性强、适应范围广及运行可靠等突出优势,已在电力、钢铁、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纺织印染、建筑材料、造纸等多个工业领域的余热余压回收中实现规模化应用。同时,在能源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固废处理、新能源开发、垃圾焚烧发电、气体压差发电以及地热利用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螺杆膨胀机在实际推广过程中面临显著挑战。由于设备应用场景复杂多样,早期制造商在转子设计上存在双重困境:既沿袭传统螺杆压缩机的转子技术,又不得不针对不同工况持续扩充转子规格。
这种发展模式直接导致了转子参数体系庞杂、配套刀具种类繁多、壳体毛坯铸造规格复杂以及加工工装维护成本激增等问题,不仅大幅提高了生产管理难度,更严重制约了该技术的市场推广。
究其根源,在于行业缺乏统一、规范的转子设计标准体系。
当前,随着转子优化设计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工程应用经验的持续积累以及变转速控制技术的日益成熟,建立精简高效的转子参数标准化方案已迫在眉睫。
本标准为螺杆膨胀机转子设计提供统一的标准化参考,降低准入门槛,促进推广应用;显著提高螺杆膨胀机转子的设计水平和产品性能,促进产业升级和进步。
—2—
2、主要工作过程
(1)起草阶段
2023年6月至9月,标准主起草单位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并对标准技术内容与产品技术发展现状的匹配情况开展研究分析工作后,形成标准草案稿、项目建议书及申报书等国标计划申报材料。
2023年9月28日,以腾讯会议的方式召开了《螺杆膨胀机转子基本参数和适用范围》立项研讨会。会中各位专家各抒己见,标准立项起草组对各位专家的意见进行了解答及回复,并根据讨论结果形成标准立项草稿的修改稿。
2023年12月15日,全国螺杆膨胀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三届二次会议全体委员对标准初稿(草稿)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修改建议,标准编制组针对修改意见对标准初稿进行了完善,各委员一致同意申报立项。
全国螺杆膨胀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24年1月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交了立项申请。2024年11月,该国标计划正式予以下达。
2024年12月,全国螺杆膨胀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委托江西华电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起草单位起草该项国家标准。主起草单位向行业相关单位征集起草工作组成员并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
2024年12月27日,全国螺杆膨胀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三届三次会议全体委员再次对标准初稿(草稿)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修改建议,并根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相关专家的意见,将GB/T32824-2016《螺杆膨胀机(组)参数系列》标准中流量范围和功率范围纳入到新编标准《螺杆膨胀机转子基本参数和适用范围》中。
2025年3月14日,标准起草工作组完成标准初稿(草稿)的修改工作,发给各相关人员进行讨论修改。
2025年4月2日,通过腾讯会议召开了《螺杆膨胀机转子基本参数和适用范围》编制组会议,会上讨论了标准草稿的修改情况,决定再次修改并发给编制组相关人员征求意见。
(2)征求意见阶段
—3—
第一次工作组会议后,标准起草工作组根据意见建议对标准文本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于2025年5月27日由全国螺杆膨胀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全社会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公开意见征集,并同时以邮件、公众号等方式发送给行业相关企业及有关专家广泛征求意见,征集意见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26日。
3、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及所做的工作
本标准由江西华电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共同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凤钢、王闯。
所做的工作:江西华电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负责全面起草工作,包括英文翻译稿的深入编制,负责对标准草案提出的意见进行确定,对草案文本进行修改完善以及编制说明编写等工作。其他起草单位提出有关编写及修改等意见,并协助参与对标准草案修改内容的确定工作。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修订前后技术内容的对比
1、编制原则
本标准按照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