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初中道德与法治
设计者基本信息
姓名
联系电话
地区
学校
年级
九年级
教材版本
部编人教版
教学设计信息
设计名称
3.6.1正视发展挑战
第(1)课时教学设计
本设计共分为八部分,分别为: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知道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
本课内容是第六课的第一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中国社会的人口变迁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应对生态危机的现实所迫,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所向。“美丽中国”的核心是生态文明建设,然而当前我们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正确认识面临的挑战,是必然要求,也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程度有限,对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认识不充分、不全面,对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和发展战略理解不够深刻,对人口政策的调整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因此,有必要使学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社会现实,正确认识人口、资源和环境现状,唤起关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理解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共筑生命家园、共建生态文明的意识。
能力目标:提高收集整理材料和信息处理提取的能力,提高对基本国策的理解能力,以实际行动保护资源环境。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人口和资源环境的现状及特点,认识人口和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
教学难点: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做法
五、教学方法
教法:情景自学、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两组图片,一组图片是过去生机盎然的景象,一组是人口剧增,生态破坏,动植物濒临灭绝的图片。通过两组图片的对比导入新课——《正视发展挑战》
图片如下(举其中两例):
【设计意图】:通过两组图片的播放,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在分析原因并感受到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迫在眉睫,从而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材料一:199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从1990年世界人口的53.21亿到现今的76亿人口,让学生感受到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
材料二:通过世界人口的排名,让学生感知到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世界人口排名图:
【设计意图】:通过和全球人口的对比,让学生感知我国人口国情,并分析人口问题带来的危害,学生知道人口问题是我国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并为后面讲解我国人口特点埋下伏笔。
2)通过一组数据让学生分析我国人口的特点(数据略)
学生归纳:人口特点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一类是新的特点: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清晰的数据,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和信息处理提取的能力,学生认识到我国人口的特点,并了解这些问题是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为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打下基础。
3)学生根据刚刚学过的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来分析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已学习的知识来分析问题,这样可以加深对已学习的知识的掌握,同时也为后面学习的内容服务。同时,增强政治认同,培养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懂得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为了让人民群众生活的更加幸福,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党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制定了计划生育政策,我们要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起到情感的升华。
4)数据的计算:少生了4亿多人=节省抚养费7万亿元=吉林省8年总收入=40个三峡工程=230条青藏铁路=25亿个北京奥运会。
【设计意图】:通过数据的计算,懂得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是使人口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可以有效的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从这建立起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同时,明白不同时期,不同的政策。人口适度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