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3.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
文件大小:311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3.65千字
文档摘要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学科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学科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学科:初中道德与法治

设计者基本信息

姓名

联系电话

地区

学校

年级

九年级

教材版本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

教学设计信息

设计名称

凝聚价值追求

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

教材地位:本课作为第五课的第二框,在了解了中华文脉的作用与发展,中华美德的内涵及影响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具有传承性与时代性,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沉淀与凝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在当代的集中体现。深刻领会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现实需要,也是培养青少年形成思想共识的必要之举。

二、【学情分析】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深入发展,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了解只停留在为数不多的英雄人物身上,缺乏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的理解。在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受到诸多挑战,学生可能出现价值观盲目认同,对青少年而言,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认识民族精神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达成价值认同与共识。

能力目标: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提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特点,体会其伟大作用;理解构筑中国价值的意义。

四、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

教学难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教学方法】

教法:图示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设境导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课堂反馈〗--〖拓展提升〗

〖设境导课〗

??图片:2016年10月2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照片

??导入:长征这一人类历史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进而引入课题《凝聚价值追求》

??设计意图:运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图片,学生直观的感知长征精神,明确价值追求,激发学习热情,尽快入课。

课题:凝聚价值追求

〖讲授新课〗

一目:高扬民族精神

?视频:《砥砺奋进的中国精神》

设问:看过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归纳:听完这首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具有因果关系的两句话,一句是“厉害了我的国”,一句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厉害了我的国”,这就是对中国精神的最好诠释。

设计意图:在讲授一目内容之前播放《砥砺奋进的中国精神》总体感知中国精神的力量,激发学习的兴趣,并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环节一:民族精神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正面: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反面: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设计意图:通过正反面讲解民族精神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学生明白一个民族有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及民族精神意识。

环节二:民族精神的内容和核心

?探究: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如成语、名言、人物典故等)

强调: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及本质

爱国主义的重要性: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设计意图:通过图示,引导学生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核心,强调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及本质,加深学生对民族精神内容的理解,对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