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5课《动感生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
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一、教材析
本课作为“造型-表现”领域的核心内容,以“动感生活”为主
题,通过速写技法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人物的动态之美。教材选取叶
浅予《舞蹈人物》、亨利?摩尔《做作业的女孩》等经典作品,结合
校园生活场景摄影,构建“观察一析一表现”的学习路径。教学内
容聚焦于人体结构比例、动态线捕捉及线条表现力,帮助学生理解动
态速写的艺术价值,培养其敏锐观察力与艺术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人体基本结构比例(站七坐五蹲三半)及动态线的表现方
法。
-能够运用速写技法记录人物动态,完成有主题的动态场景创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关节点定位法”析人体运动规律,建立动态捕捉的方
法论。
-借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大师作品中线的节奏与张力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动态人物画的艺术魅力,增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度。
-养成用艺术语言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动态线的提炼与关节点的定位技巧。
2,速写中线的概括性与生动性的平衡。
-难点:
1.复杂动态中人体重心与支撑面的关系处理。
2,主题创作中场景氛围与人物动态的有机融合。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含动态速写示范视频、经典作品赏析)。
2.教学道具:人体模型、关节运动演示图、学生优秀作品复制
品。
3.组材料包:速写本、铅笔、橡皮、马克笔。
-学生准备:
1.预习教材内容,拍摄3张校园生活中的动态照片。
2.收集感兴趣的动态人物素材(如运动、舞蹈、劳动场景)。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一一捕捉动态瞬间
1.活动设计:
-播放短视频《校园晨曲》(含学生晨跑、做操、打扫等场景),
提问:“视频中哪些动作最吸引你?为什么?”
-展示叶浅予《傣族舞蹈》速写,引导学生观察线条的流动感与
动态表现。
2.师生互动:
-学生享感受,教师总结动态速写的核心要素:“快、准、活”。
-引出课题:“用画笔记录生活中的动感瞬间,让艺术成为时间
的琥珀。”
3,设计意图:
通过视听结合激发兴趣,建立动态与艺术表现的直观联系,明确
学习目标。
环节二:探究新知一一解密人体运动密码
1.人体结构解析:
-展示人体骨骼模型,讲解头、躯干、四肢的比例关系,强调“关
节点”(肩、髓、膝)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用手触摸自身关节,感受运动时的变化。
2.动态线提炼:
-教师示范“关节点连线法”:用简化的几何图形(椭圆、长方
体)概括人体,连接关节点形成动态线。
-学生练习:根据教师提供的人物照片,用红笔勾出动态线。
3.经典作品赏析:
-对比析亨利?摩尔《做作业的女孩》与吴冠中《水乡》中的
动态表现,讨论线条节奏如何传递情绪。
4.设计意图:
通过具象化析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掌握动态捕捉的科学方
法,提升审美素养。
环节三:技法实践——动态速写初体验
1.步练习:
-局部训练:组完成“手部动态”“腿部动态”速写,强调线
条的连贯性。
-整体捕捉:邀请学生上台表演简单动作(如踢健子、读书),
其他学生用1钟速记动态线。
2.教师指导:
-巡回观察,针对共性问题(如比例失调、动态线断裂)进行现
场修正。
-展示优秀练习,总结“抓大放小”“虚实结合”的速写技巧。
3.设计意图:
通过层训练逐步突破难点,在实践中强化技法应用,培养眼、
脑、手的协调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