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军民团结一家亲》课堂教学设计.pdf
文件大小:147.4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4.24千字
文档摘要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课型

【教学内容】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舞剧之窗》第1课《军民团结一家亲》。

【教材分析】

《军民团结一家亲》是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舞剧之窗》第1课

唱歌课。该曲选自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第四幕,该剧由中央芭蕾舞团

根据梁信的同名电影剧本改编而成,1964年在北京首演,是中国芭蕾史上

的一座里程碑。它融合了中西芭蕾艺术,将西方的芭蕾技巧与我国民族舞蹈

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创造了我国民族芭蕾艺术的精品。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音乐学习热情较高,处于变声期,对音乐感知力有所提升。

在知识方面,能掌握基本音符、节拍,部分学生有一定演唱基础,但在音准、

节奏把控上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对流行音乐兴趣浓厚,喜欢跟唱。然而,音

乐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对复杂音乐作品理解不足。学习能力上,接受能力较

强,但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待提高。课堂上有时注意力不集中,参与

度有待提升。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

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

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学唱舞剧选曲《军民团结一家亲》,感受音乐的内容美、形式美、

意境美,丰富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

(二)艺术表现

了解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剧情,并通过歌曲的欣赏与交流、自主学唱

等活动,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欣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扩大学生音乐视野,领略在芭蕾

舞台上塑造的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用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二声部,通过一系列课堂音乐活动,揭示歌曲中

蕴含的美,帮助学生发现歌曲的美。

(二)教学难点

感受音乐的内容美、形式美、意境美,并能够通过表演来体现。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欣赏视频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说一说你看到了怎

样的画面,视频表现了怎样的场景?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红色娘子军》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海南岛的故事。

主角琼花是一名从恶霸南霸天府中逃脱的丫鬟,在红军党代表洪常青及其战

友的帮助下,她经历了血与火的战斗考验,从一个苦大仇深的乡下丫鬟逐渐

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这部舞剧以其震撼人心的情节、恢宏绚丽的场

面、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海南岛的地域风情等艺术特征,成为了观众心中永

恒的中国芭蕾经典符号,在这部作品中有一首经典的歌曲你们知道是哪些歌

曲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芭雷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中的首歌曲《军民

团结一家亲》。(书写板书《军民团结一家亲》)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

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歌曲背景:《军民团结一家亲》是芭雷舞剧

《红色娘子军》第四场中的首歌曲。该场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众多椰林寨的妇

女到娘子军连来慰问红军战士们,将亲手编制的斗笠送给战士。下面聆听歌

曲,听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旋律有什么特点?速度是怎样的?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军民团结一家亲》D大调,2/4拍,中速亲切、热情地作为

军民联欢时的舞曲选段,以情切、优美、热情的旋律,描绘出乡亲们慰问红

军的动人场面。通过聆听分析,歌曲由几个乐段组成?

预设: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

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教唱奠定基础】

(二)分析音乐,表现音乐

教师:歌曲分为两个乐段。下面聆听第一个乐段,分析第一个乐段由几

个乐句组成,表现了什么?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第一乐段共16小节,四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