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锦》测试题带答案
1.《裂锦》一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来突出山间幽静?
A.直接描写
B.以声衬
C.夸张渲染
D.拟人化
答案:B
2.以下哪一项不是《裂锦》中可能出现的意象?
A.板桥
B.泉声
C.摩天大楼
D.茅檐
答案:C
3.“板桥人渡泉声”中的“泉声”主要作用是?
A.象征繁华
B.反衬幽
C.预示危险
D.增添热闹
答案:B
4.“莫嗔焙茶烟暗”这句诗体现了山农的什么性格特点?
A.狡猾
B.豪爽
C.冷漠
D.懦弱
答案:B
5.以下哪一句诗不是出自《裂锦》?
A.板桥人渡泉声
B.茅檐日午鸡鸣
C.独在异乡为异客
D.莫嗔焙茶烟暗
答案:C
6.“却喜晒谷天晴”表达了山农对什么的喜爱?
A.雨天
B.阴天
C.晴天
D.雪天
答案:C
7.《裂锦》一诗通过哪些自然声音来反衬山间的幽静?
A.泉声和狗吠
B.鸡鸣和狗吠
C.泉声和鸡鸣
D.鸟鸣和风声
答案:C
8.以下哪一项不是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A.以声衬
B.夸张渲染
C.裂锦
D.拟人化动物
答案:D
9.“蜡履登山真率饮”中的“真率”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忧郁
B.豪放
C.焦虑
D.悲伤
答案:B
10.“筇杖穿林自在行”描绘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A.忙碌奔波
B.悠闲自得
C.紧张刺激
D.孤独无助
答案:B
11.以下哪一项不是《裂锦》所表达的主题之一?
A.对乡居生活的热爱
B.对官场的厌恶
C.对战争的反思
D.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答案:C
12.“身闲心太平”直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忙碌焦虑
B.闲适安宁
C.愤怒不平
D.悲伤失落
答案:B
13.“看破空花尘世”中的“空花”一词,象征了什么?
A.真实的美好
B.虚幻的繁荣
C.坚定的信念
D.永恒的爱情
答案:B
14.“放轻昨梦浮名”中的“浮名”指的是什么?
A.真实的荣誉
B.虚假的名声
C.重要的责任
D.长久的事业
答案:B
15.以下哪一项与《裂锦》所描绘的意境最为接近?
A.繁华都市的喧嚣
B.宁静乡村的闲适
C.苍茫大漠的孤寂
D.汹涌大海的壮阔
答案:B
16.“料峭余寒犹力”描绘了什么样的天气状况?
A.春暖花开
B.夏日炎炎
C.秋高气爽
D.春寒料峭
答案:D
17.“廉纤细雨初晴”中的“廉纤”一词,形容了什么?
A.大雨滂沱
B.细雨绵绵
C.暴雨如注
D.雨雪交加
答案:B
18.“苔纸闲题溪上句”中的“苔纸”指的是什么?
A.用水苔制成的纸
B.普通的书写纸
C.精美的宣纸
D.古老的羊皮纸
答案:A
19.“菱唱遥闻烟外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A.热闹的市井生活
B.宁静的田园风光
C.喧嚣的工厂场景
D.繁华的都市夜景
答案:B
20.以下哪一项不是诗歌中常见的抒情方式?
A.直接抒情
B.借景抒情
C.触景生情
D.客观叙述
答案:D
21.“与君同醉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与友人共饮至醉
B.与爱人长相厮守
C.与家人团聚一堂
D.与同事共谋大业
答案:A
22.以下哪一项与《裂锦》所表达的情感最为吻合?
A.悲愤交加
B.闲适自得
C.忧郁寡欢
D.壮志未酬
答案:B
23.“蜡履”中的“蜡”指的是什么?
A.蜡烛
B.以蜡涂物
C.蜜蜡
D.蜡像
答案:B
24.“真率饮”中的“真率”如何理解?
A.虚伪做作
B.坦率直爽
C.谨慎小心
D.傲慢无礼
答案:B
25.“筇杖”中的“筇”指的是什么?
A.一种木材
B.一种金属
C.一种草药
D.一种乐器
答案:A
26.以下哪一项不是《裂锦》中诗人所描绘的自然元素?
A.山
B.水
C.沙漠
D.林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