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战生存知识介绍
吴远征
1野战生存的概念
2野外判定方向
3复杂地形的行进
6野外常见伤病防治
4寻找水源
5野外露营
一、野战生存的概念
?野战生存指军人在
食宿无着落的战场环境下
求得生存的方法和技能。
1“立竿见影”法
2手表太阳法
3夜间利用北极星判定方向
4.太阳热能形成了许多间接判定方向的特征
就是“立竿见影”,用一根直杆使之与地面垂直,把一块石子放在直杆影子的顶点,记为A点,约十分钟之后,
标杆的影子顶点移到B
处时再放一石子,将A、B两点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方向就是东西方向、与AB线垂直的方向就是南北方向。向太阳的一方是南方,相反是北方。
·时间折半对太阳,
·12所指是北方。
恒星,只要找到了北极星,就找到了北方。
北极星是正北方天空中北极附近一颗比较亮的
?积雪先融化的一面朝向南方,后融化的一面朝
向北方。
?草原上的蒙古菊和野莴苣的叶子都是南北指向。
?长在石头上的青苔性喜潮湿,不耐阳光,因而
青苔生长在石头北面。
?蚂蚁窝是筑在树和灌木的南面。
?庙宇、宝塔以及一般住房大都坐北朝南。伊斯兰教的清真寺的门则朝向东方(礼拜者面向西方)。
行进中大步走,三步并作两步走,这样几十公里下来,就可以少迈许多步,节省许多体力。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当疲劳时,应用放松的慢行来休息,而不要停下来,站立一分钟,慢行就可以走出几十米。
在森林中行进,高密的树冠,遮天蔽日,基本上看不到日月星辰,有时伸手不见五指。进入森林时,为避免迷失方向,应把当地的地形图研究清楚。
有道路不穿林翻山,有大路不走小路。如果没有道路,可选择纵向的山梁、山脊、山腰、河流小溪边缘,以及树高、林稀、空隙大、草丛低疏的地形上行进。一般不要走纵深大峡谷,力求走梁不走沟。
三、复杂地形的行进
·徒步行军要走好,着装准备很重要;·鞋袜半新稍大好,穿上线袜打肥皂;·鞋里进沙及时倒,大小休息脚抬高;·山地行军走平路,公路两边走小道;·夜间走路脚抬高,迈步均匀防摔跤;·拉下距离不要跑,大步跟上比较好;·宿营之后要烫脚,起了脚泡及时挑;·切莫将皮来剪掉,预防感染要记牢;·防范措施全用到,保证行军走的好。
?带足水,省用水,不到关键不喝水,?到了关键少喝水,细水常流不断水。?开始控制点,最后要省点。
1.利用植被法
草木的生长分布,常常可以为探险者提供找到浅层地下水的线索。在干旱的沙漠、戈壁等地区,生长着柽柳、铃铛刺等灌木丛的地方,地表下6-7米深处就有地下水;长有芨芨草的地方,
地表2米深处就能找到水;而芦苇茂盛之地,向下挖1米就能找到水了。
2.利用测量法
测量地下水位的深浅还可以用实验的方法:
在地上挖一个小坑,将盘子扣在坑底上,上面盖些草,早晨盘上有小水珠时,表示地下水位较高;还可以挖一个1米深的坑。在坑中点燃易发烟的植物,若烟柱呈弯曲状升起,则表明地下水位高。
3.辨别水质
辨别水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观色和闻味。纯净的水在水层较浅时,无色透明,深时呈蓝色,无味。用一只干净的小瓶装半瓶水,盖好盖子,摇数下,
打开瓶盖后立即用鼻子闻,也可以把盛水的瓶子放在60度的热水中,闻到水里有怪味就不能饮用。
还有一个最为简便的方法就是,拿一张白纸,滴一滴水,晾干后观察,清洁的水是无斑迹的,有斑迹就说明杂质多,水质差。
4.提取净水
喝河流或湖泊中的水时,可在离水边1-2米的沙地中挖个小坑,坑里渗出的水要比直接提取的水清洁。
还可以利用消毒片、漂白粉或明矾等药品对水进行处理。在野外受条件限制时,可以用一些含有粘液的野生植物净化水。如贯众的根和茎,榆树的皮、叶、根、木棉的枝、皮,
仙人掌的全株等都含有粘液以及糖类高分子化合物,它们与钙、铁、铅、镁等二价以上的金属盐类溶液化合,形成絮状物,在沉淀过程中,能吸附悬浮沉底。其中仙人掌是可以食用的植物,而且是净化水时用量很少,产生的絮状物又能沉淀析出,因此用它净化水时最理想的。
5.海水的淡化
锅煮法。煮海水时在锅盖内侧贴上毛巾,将蒸馏水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