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3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分析调查报告.pdf
文件大小:257.07 K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2万字
文档摘要

2023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分析调查报告(8篇)

当今的大学生学习、娱乐、社交生活基本行为也都与网络密切相关,我们来对大

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做一个分析,并撰写一份调查报告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

的关于2023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分析调查报告,欢迎大家来阅读。

2023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分析调查报告(篇1)

当前随着电子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种

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称之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

给大学生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下滑、身体健康的损害、道德人格的缺

失,更有甚者会因此引发犯罪。作为高教育管理工作者,我们应当对此引起高度

的重视。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上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对大学

生教育和管理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

网络成瘾的规范定义是指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

使用互连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网络用户长期过度使用互连网,

使网络几乎成了现实社会的替代品,从而导致学习、工作和生活不能正常进行,精

神和情感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威胁。如果将他们与网络隔离,他们会感到孤独或脾气

暴躁,与沉溺赌博、吸毒和贪食无异。主要表现为网络游戏成瘾、网上聊天与交

际成瘾、网上收集信息成瘾多种形式。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格发展障碍。上网成瘾的学生整日面对冷冰冰的机器,无形中拉大了人与人

之间的距离。在网上你可以畅所欲言,没人知道你的身份、真假,运用的表情、动

作、乃至触觉信息都是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感知的。大多数成瘾者在网上是谈笑风

生,幽默风趣,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善言谈,孤僻冷漠。成瘾者一上网,精神就

表现出极度亢奋,而一旦下网,则焦躁不安。久而久之不仅混淆虚拟与现实世界,

忘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责任感缺失,还形成封闭、孤立的性格特征,不利于

人际交往,从而造成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甚至退化。

2、身体健康损害。整天泡在网上对眼睛的损害是必然的。据有关专家调查,网络

成瘾的大学生眼疾发病率比一般学生要高的多。特别是偏爱网络游戏的学生,因为

游戏是闪烁跳跃的,上下左右变化迅速。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并且还要随着游戏的

变化速度进行视觉调节,会引起眼球过度疲劳,轻者引发近视,重者将引起视网膜

脱落。同时经常操作键盘和鼠标也会引发肌腱炎;而久坐电脑前不活动也会引起头

晕、呕吐、颈椎炎症状。因为上网日常的生活规律被打破,饮食不正常,体能下

降,睡眠不足,生物钟失调,身体虚弱,思维会出现混乱,更严重者甚至导致猝死

和自杀。

3、学习成绩下滑。大学生上网成瘾的一个显著危害就是影响学习。一个上网成瘾

者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网络上,试问哪还有精力去学习?没日没夜的上网,消耗

了大量的体力的同时,也造成学习兴趣和目标的丧失,上课睡觉,注意力不集中,

旷课、迟到、早退,乃至厌学。曾经媒体就报道过一则新闻,说是一重点大学的学

生由于沉迷网络游戏,最终因所有功课不及格被校方劝退。我所带的学生中也不乏

因沉湎于网络致使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的例子。

4、道德品质败坏。网络成瘾者最典型的行为就是爱撒谎。因为在网络这个虚拟的

世界中,谁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说自己是谁就说自己是

谁,没有人会来核实你的身份和你所说的话。这么一来,导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

诚信度降低。有的学生为了支付高额上网费,或者购买网络游戏币,或是偷盗他人

上网账号,最终因为道德意识的丧失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网络成瘾包括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强迫信息收集成瘾、游戏成瘾。大多数

专家学者都认为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不同专家观点,笔者认为网络成

瘾的原因如下:

(一)个体因素

1.人格因素

已有的研究显示,网络成瘾者往往具有性格内向、不善于社交、低自尊、敏感、形

象不佳及喜欢标新立异、叛逆、不喜欢遵守社会规范的人格特征。而人格作为一个

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其社会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终身过程。人

格每一阶段社会化的进程都是以另一个阶段社会化为基础的,如果这阶段社会化没

有达到预期目标,则后一阶段社会化将出现明显困难。有研究表明,有网瘾倾向的大

学生由于青少年时期父母不良教育方式、家庭变故、社会不良风气及自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