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电气工程学科概述.pptx
文件大小:3 MB
总页数:76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2.18万字
文档摘要

第2章电气工程学科概

第2章电气工程学科概述

2.1电气工程学科简介

2.2专业分类情况

2.3电气工程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内涵

2.4电气工程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未来研究热点

2.5国内大学电气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情况

BACK

第2章电气工程学科概

2.1电气工程学科简介

2.1.1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过程

电气工程学科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从世界范围来看,

早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法、美等许多国家就已经开

设了这一学科;对于我国来说,电气工程学科也已经有了近

百年的历史。同时,电气工程学科是一门涉及范围很广,与

其他学科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其中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等

许多学科都是由电气工程学科派生出来的。

电气工程是研究电磁领域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技

术,是以电工科学中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而形成的工程技术。

第2章电气工程学科概

人类从古代就注意到电和磁的现象。经过不断地探索和

创造,直到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才首先以严格的数学形

式对电磁场及其运动作了科学的概括,使之形成了完整的宏

观电磁场理论,至此才正式建立了电工科学完整的科学基础。

1832年,法国科学家匹克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直流发

电机。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了第一台自励式发电

机。1885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加利莱奥·费拉里斯提出了旋

转磁场原理,并研制出了二相异步电动机。1888年,俄国工

程师多利沃-多勃罗沃利斯基研制成功第一台实用的三相交

流异步电动机,并逐渐得到普遍的应用。电工理论的发展也

促成了大量实用性的发明,如电弧灯、电报、电话等,使电

能的应用走入了人类的日常生活中。

第2章电气工程学科概

19世纪末期,由于电机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实用变压器的

出现,发电和输电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1883年在美国纽

约建成了商业化的电厂、直流电力网系统和中心发电厂、水

力发电站和火力发电站。1892年法国建成了第一座三相交流

发电站,特别是随着斯坦迈等科学家提出和建立交流电路理

论与符号法,为远距离交流输电奠定了成功的理论基础。

随着电力的应用和发电、输电、配电技术的发展,不但

有力地促进了电机、电器、照明、电力电子技术、电车等行

业的发展,同时反过来又促进了电气工程学科研究内容的丰

富。电气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促

进,现已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

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

新技术5门分学科。

第2章电气工程学科概

电气工程正进一步从广度和深度上向前发展,客观世界

也在不断提出新的挑战。例如:到处存在的工频电磁场对人

体机能影响的研究;太阳活动周期所引起的地磁暴对电力设

施的破坏作用;新型柔性输电技术和电动汽车技术所提出的

多学科协同研究的新需要;人类从总体上对能源和环境的宏

观评估,向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

方向发展而提出的新技术要求;CDM项目、电力驱动、电

气节能和储能技术的新发展等。此外,电磁兼容技术、电工

环境技术可能发展为新的共性分学科,信息管理自动化技术

也在迅速发展。

第2章电气工程学科概

2.1.2电气工程学科的战略地位和特点

电气工程是与电能生产和应用相关的技术,同时它也是

工程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学科。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

基础产业之一,电能是最清洁的能源,电是能量转换的枢纽

和信息的载体,也是最便于远距离传输、分配和控制,最易

于实现与其他能量相互转换,最便于进行能量时空分布变换

的一种能量。所以电能已经成为人类现代社会最主要的能源

形式。当代高新技术都与电能密切相关,并依赖于电能。电

能是计算机、机器人的能源;电能为先进的工农业生产过程

和大范围的金融流通提供了保证;电能使当代先进的通信技

术成为现实;电能使现代化运输手段得以实现。

第2章电气工程学科概

在现代人类生产、生活和科研活动中一刻也离不开电。

许多情况是先将初始能量转换成电能,然后再转换成所需要

的其他能量形式,电已经成为能量转换的枢纽。不仅如此,

信息的处理和传输也要依靠电,计算机、通信网和无线电等

无不以电作为信息的载体。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电,

从探索物质粒子的加速度到发射宇宙飞船和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