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考试模拟题+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换热器折流板间距最小为()mm。
A、20
B、50
C、80
D、10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折流板间距过小会增加流体流动阻力,且不利于检修等操作。一般规定折流板间距最小要大于50mm,以保证换热器正常运行和性能。
2.离心泵的实际安装高度()允许安装高度,就可防止汽蚀现象发生
A、近似于
B、等于
C、小于
D、大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离心泵的允许安装高度是指在不发生汽蚀的情况下允许的最大安装高度。当实际安装高度小于允许安装高度时,泵入口处的压力较高,液体不易汽化,可防止汽蚀现象发生;若实际安装高度大于允许安装高度,泵入口处压力降低,容易导致液体汽化产生汽蚀。
3.温差过大时,下列那种管壳式换热器需要设置膨胀节()
A、浮头式
B、固定管板式
C、U形管式
D、填料函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在温差过大时,由于两端管板固定,管束和壳体的热膨胀不同,会产生较大的温差应力,所以需要设置膨胀节来补偿热膨胀差,减小温差应力。浮头式换热器一端管板可自由移动,能自动补偿热膨胀;U形管式换热器管子呈U形,本身可吸收一定的热膨胀;填料函式换热器也有一定的热补偿能力。这几种换热器一般不需要设置膨胀节来专门补偿温差过大产生的热膨胀问题。
4.经过标定的孔板流量计,使用较长一段时间后,孔板的孔径通常会有所增大。对此,甲认为:该孔板流量计的流量值将比实际流量值低。乙认为:孔板流量计使用长时间后量程将扩大,甲、乙看法有道理的是()
A、甲、乙均有理
B、甲、乙均无理
C、甲有理
D、乙有理
正确答案:A
5.按照离心泵完好标准,轻石脑油返输用离心泵机械密封允许泄漏量()。
A、允许每分钟15滴
B、允许每分钟10滴
C、比液化气的允许泄漏量多5滴
D、允许每分钟5滴
正确答案:B
6.辐射和热传导、对流方式传递热量的根本区别是()
A、有无传递介质
B、物体是否运动
C、物体内分子是否运动
D、全部正确
正确答案:A
7.催化裂化反应温度提高后,下述反应速度增加最多的是()
A、原料→焦炭的反应
B、原料→汽油的反应
C、汽油→气体的反应
D、以上反应速度增加一样多
正确答案:A
8.加热炉烟气中CO含量随过剩空气量的变化规律是:过剩空气从大变小时,CO含量从()变(),当过剩空气量较大时,CO的含量变化较()。以下合适的是()
A、高低
B、低高
C、高低
D、低高
正确答案:B
9.列管式换热器在停车时,应先停(),后停()
A、热流体
B、同时停止
C、无法确定
D、冷流体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先停热流体,可避免因热流体停止后,管程温度下降,导致壳程中的冷凝水倒流入热流体一侧,损坏设备;然后再停冷流体。
10.在化学反应中温度升高可以使下列哪种类型反应的速度提高的更快()。
A、压力较低的反应
B、活化能高的反应
C、压力较高的反应
D、活化能低的反应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阿伦尼乌斯方程,活化能越高的反应,温度对其反应速率的影响越大,即温度升高时,活化能高的反应速度提高得更快。
11.特别适用于总传热系数受壳程制约的高黏度物流传热的是()。
A、螺纹管换热器
B、折流杆换热器
C、波纹管换热器
D、内插物管换热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折流杆换热器的管束与折流板的连接采用杆系结构,减少了流体流动的死区,降低了壳程的流动阻力,提高了壳程的传热系数,且特别适用于总传热系数受壳程制约的高黏度物流传热。螺纹管换热器主要是强化管程传热;波纹管换热器主要是提高管程的传热系数;内插物管换热器主要是强化管内传热,这几种换热器对于高黏度物流传热的针对性不如折流杆换热器。
12.工业采用翅片状的暖气管代替圆钢管,其目的是()
A、增加热阻,减少热量损失
B、节约钢材
C、增强美观
D、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果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工业采用翅片状的暖气管代替圆钢管,主要目的是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果。翅片增加了散热面积,能使热量更有效地传递出去,从而提高了热交换效率,D选项正确。增加翅片并不是为了增加热阻减少热量损失,A选项错误;节约钢材不是采用翅片暖气管的主要目的,B选项错误;增强美观也不是其关键目的,C选项错误。
13.离心泵启动稳定后先打开()。
A、出水阀
B、放空阀
C、旁路阀
D、进水阀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离心泵启动稳定后应先打开出水阀,若先打开进水阀,泵出口压力会过高,对泵造成损害;旁路阀在调节流量等情况下使用;放空阀是在启动前排除泵内空气时用,启动稳定后无需打开。
14.离心泵在正常运转时,其扬程与升扬高度的大小比较是()
A、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