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车削时,工件的旋转运动属于()
A.主运动B.进给运动C.辅助运动D.以上都不对
2.磨削加工中,常用的砂轮磨料是()
A.碳素钢B.硬质合金C.氧化铝和碳化硅D.高速钢
3.下列刀具材料中,硬度最高的是()
A.高速钢B.硬质合金C.陶瓷刀具D.立方氮化硼
4.切削用量三要素不包括()
A.切削速度B.进给量C.切削厚度D.背吃刀量
5.加工精度最高的加工方法是()
A.车削B.铣削C.磨削D.钻削
6.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安装是指()
A.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B.工件在机床上的定位和夹紧
C.工件从毛胚到成品所经过的各道工序
D.刀具在机床上的安装
7.划分加工阶段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保证加工质量B.合理使用设备
C.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D.提高生产效率
8.基准不包括()
A.设计基准B.工艺基准C.测量基准D.定位基准
9.下列不属于装配工作的是()
A.清洗B.平衡C.试运转D.锻造
10.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主要影响()
A.零件的耐磨性B.零件的强度
C.零件的韧性D.零件的硬度
答案:1.A2.C3.D4.C5.C6.B7.D8.C9.D10.A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机械制造中的生产类型通常分为()
A.单件生产B.成批生产C.大量生产D.连续生产
2.刀具的几何角度有()
A.前角B.后角C.主偏角D.副偏角
3.影响切削力的因素有()
A.工件材料B.切削用量C.刀具几何角度D.冷却润滑条件
4.加工精度包括()
A.尺寸精度B.形状精度C.位置精度D.表面粗糙度
5.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有()
A.轨迹法B.成型法C.展成法D.试切法
6.工艺系统的原始误差包括()
A.机床误差B.刀具磨损C.工件材料硬度变化D.测量误差
7.装配精度一般包括()
A.尺寸精度B.位置精度C.相对运动精度D.接触精度
8.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途径有()
A.缩短基本时间B.缩短辅助时间
C.缩短布置工作地时间D.缩短准备与终结时间
9.常用的毛坯制造方法有()
A.铸造B.锻造C.焊接D.型材下料
10.选择精基准的原则有()
A.基准重合原则B.基准统一原则
C.互为基准原则D.自为基准原则
答案:1.ABC2.ABCD3.ABCD4.ABC5.ABC6.ABCD7.ABCD8.ABCD9.ABCD10.ABCD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主运动是切削加工中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的运动。()
2.刀具前角越大,切削越轻快,所以前角越大越好。()
3.切削液的主要作用是冷却和润滑。()
4.加工误差越大,加工精度越高。()
5.工艺系统刚度越大,工件产生的受力变形就越小。()
6.完全互换装配法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7.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单元。()
8.粗基准可以重复使用。()
9.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应尽量减小工件的装夹次数。()
10.磨削加工只能加工淬硬钢。()
答案:1.√2.×3.√4.×5.√6.×7.√8.×9.√10.×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切削加工中,切削液的作用。
答案:切削液有冷却、润滑、清洗和防锈作用。冷却可降低切削温度,提高刀具寿命;润滑能减小摩擦,降低表面粗糙度;清洗可冲走切屑;防锈能防止机床和工件生锈。
2.简述选择粗基准应遵循的原则。
答案:选择粗基准要保证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使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加工余量;粗基准应平整光洁,无飞边、毛刺;粗基准一般不重复使用,避免定位误差。
3.简述工艺系统刚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答案:工艺系统刚度低,在切削力作用下变形大,会导致加工误差增大,如产生形状误差。刚度不足还可能引发振动,影响加工表面质量和精度,降低加工效率。
4.简述装配工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