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华南农业大学 数据挖掘 2023-2024 学年期末试卷.docx
文件大小:18.86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1.52千字
文档摘要

华南农业大学数据挖掘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数据挖掘的核心任务不包括:

A.关联规则挖掘

B.数据清洗

C.分类与预测

D.聚类分析

以下哪种方法属于数据预处理技术:

A.决策树构建

B.特征标准化

C.支持向量机训练

D.神经网络优化

K-means算法属于:

A.分类算法

B.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C.聚类算法

D.回归算法

在分类模型评估中,准确率(Accuracy)的计算公式是:

A.TP/(TP+FP)

B.TP/(TP+FN)

C.(TP+TN)/(TP+TN+FP+FN)

D.FP/(FP+TN)

Apriori算法用于挖掘:

A.频繁项集

B.决策树节点

C.聚类中心

D.回归系数

主成分分析(PCA)属于:

A.特征选择

B.特征提取

C.数据清洗

D.数据集成

以下哪种算法对噪声和离群点最敏感:

A.DBSCAN

B.K-means

C.随机森林

D.朴素贝叶斯

信息增益(InformationGain)常用于:

A.决策树分裂属性选择

B.关联规则剪枝

C.聚类相似度计算

D.回归模型评估

在农业数据挖掘中,遥感图像分析属于:

A.结构化数据处理

B.非结构化数据处理

C.半结构化数据处理

D.时序数据处理

以下哪种技术不属于深度学习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A.卷积神经网络(CNN)

B.循环神经网络(RNN)

C.支持向量机(SVM)

D.生成对抗网络(GAN)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简述数据挖掘的主要步骤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价值。

(要求:结合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模型构建等环节,分析其对精准农业的支持作用)

对比分类算法与聚类算法的异同,说明其在农业病虫害识别中的应用场景。

(要求:从数据标注需求、模型目标、结果解释性等方面展开)

解释过拟合与欠拟合的概念,说明如何通过交叉验证和正则化方法优化模型性能。

(要求:结合农业数据的小样本特性,分析常见解决方案)

三、计算题(共30分)

某作物病虫害分类模型的混淆矩阵如下:

实际患病样本中,正确预测为患病的有80例,错误预测为健康的有20例;

实际健康样本中,正确预测为健康的有150例,错误预测为患病的有50例。

计算该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Recall)和F1值。(10分)

使用K-means算法对某农田土壤养分数据进行聚类,初始聚类中心为:

簇1:(有机质=3.2,氮含量=120)

簇2:(有机质=2.1,氮含量=80)

给定样本点A(有机质=2.8,氮含量=100),计算其到两个簇中心的欧氏距离,并判断其归属。(10分)

某农业电商平台通过关联规则挖掘发现:购买“有机肥”的顾客中有60%同时购买“种子”,且该规则的支持度为15%。已知平台总订单数为10000笔,计算同时购买有机肥和种子的订单数。(10分)

四、案例分析题(共20分)

某农业合作社收集了近5年的气象、土壤和作物产量数据,希望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优化施肥方案。结合数据挖掘流程,设计具体分析步骤并说明关键技术。(10分)

(要求:从数据预处理、特征选择、模型构建到结果解释,结合农业领域知识)

某农产品加工企业发现产品质量波动较大,计划引入数据挖掘技术进行质量预测。对比决策树与随机森林算法的优缺点,说明在该场景下的适用性。(10分)

(要求:结合算法复杂度、可解释性、抗噪声能力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