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工程原理 》2023-2024 学年期末试卷.docx
文件大小:18.73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1.42千字
文档摘要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工程原理》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以下哪种操作不属于食品工程中的单元操作:

A.过滤

B.乳化

C.基因重组

D.蒸发

牛顿黏性定律的表达式为:

A.F=μAdudy

B.F=ρg?

雷诺数(Re)的物理意义是:

A.惯性力与黏性力的比值

B.重力与浮力的比值

C.表面张力与黏性力的比值

D.压力与重力的比值

在传热过程中,傅里叶定律描述的是:

A.对流传热速率

B.热传导速率

C.热辐射速率

D.总传热速率

以下哪种干燥方法属于非接触式干燥:

A.喷雾干燥

B.冷冻干燥

C.流化床干燥

D.微波干燥

膜分离技术中,截留分子量最小的是:

A.微滤(MF)

B.超滤(UF)

C.纳滤(NF)

D.反渗透(RO)

在食品浓缩过程中,沸点升高现象主要由以下哪种因素引起:

A.溶质浓度增加

B.操作压力降低

C.传热面积减小

D.加热介质温度升高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不包括:

A.流量-扬程曲线

B.流量-功率曲线

C.流量-效率曲线

D.流量-密度曲线

以下哪种方法可用于测定食品物料的流变性质:

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B.旋转黏度计

C.气相色谱(GC)

D.原子吸收光谱(AAS)

在食品冷冻过程中,水分冻结的主要驱动力是:

A.温度梯度

B.浓度梯度

C.压力梯度

D.湿度梯度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简述食品工程原理中的“三传理论”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要求:结合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举例说明其在流体输送、杀菌、干燥等过程中的作用)

对比板式塔与填料塔的结构特点和适用场景。

(要求:从传质效率、压降、操作弹性、清洗难度等方面展开)

解释食品干燥过程中的“恒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并说明影响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

(要求:结合物料含水量、空气湿度、温度和流速等因素分析)

三、计算题(共30分)

某食品厂使用离心泵输送糖浆,已知管路直径为50mm,糖浆密度为1200kg/m3,黏度为0.05Pa·s,流量为10m3/h。计算雷诺数并判断流动状态。(10分)

某平板式换热器用于加热果汁,已知热流体进口温度为90℃,出口温度为60℃;冷流体进口温度为20℃,出口温度为50℃。分别计算并流和逆流时的对数平均温度差。(10分)

某食品干燥过程中,湿物料初始含水量为80%(湿基),干燥后含水量降至10%(湿基)。若干燥器的处理量为1000kg/h,计算每小时蒸发的水分量。(10分)

四、案例分析题(共20分)

某乳制品厂需设计一套牛奶巴氏杀菌系统,要求杀菌温度为72℃,保持时间15秒。结合传热原理,说明如何选择换热器类型并计算所需的传热面积。(10分)

(要求:分析板式换热器与管式换热器的优缺点,结合热负荷和总传热系数进行计算)

某果汁浓缩车间采用反渗透技术浓缩苹果汁,原果汁固形物含量为12%,浓缩后需达到40%。已知反渗透膜的截留率为98%,进料流量为5m3/h。分析浓差极化现象对膜通量的影响,并计算浓缩液和透过液的流量。(10分)

(要求:结合膜分离原理,说明如何通过操作参数优化减少浓差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