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作业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第1题图第2题图
读图,完成1﹣1题。1.关于图中地理事物说法错误的是()
A.A山脉是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 B.B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
C.C山脉是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D山脉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
2024年7月19目,由于迪娜尔山段普降暴雨,加之夏季融化的雪水,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遭受洪水袭击。近年来,新疆洪水友生次数增多。塔里木河流域当地政府带领村民积极利用洪水,变害为利。如图为塔里木盆地简图。读图文资料完成2﹣2小题。2.洪区北侧的山脉是()(图片在上面)
A.昆仑山脉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阴山山脉
3.我国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景观。下列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崎岖,岩溶地貌分布十分广泛 B.草场广布,有我国海拔最高的牧场
C.雪峰连绵,地处我国的第三级阶梯 D.林场广布,是我国著名的红松之乡
4.下列各组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A.湖南、江西B.江苏、山东C.青海、西藏D.陕西、四川
5.截至2023年5月22日,非洲国家尼日利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4%,而意大利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下列关于人口增长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尼日利亚人口增长快,人口老龄化严重 B.尼日利亚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意大利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养老负担重 D.意大利人口增长慢,就业困难
6.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
A.夏秋多,冬春少 B.夏秋少,冬春多 C.夏秋少,冬春少 D.夏秋多,冬春多
7.下列关于图中四个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7题图第15题图
A.①地位于长白山地区,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B.②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以草地为主
C.③地位于华北平原,以林地为主 D.④地位于长江以南,属于难以利用的土地
8.大量登山爱好者攀登珠峰引发的环境问题引起世人关注,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A.产生的垃圾就地掩埋 B.禁止攀登珠穆朗玛峰
C.将垃圾分类,不易降解垃圾自行带走 D.鼓励人们到珠峰清理垃圾
9.今年6月5日是我国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践行绿色生活”是今年环境日的宣传主题,下列生活方式中,不符合“践行绿色生活”理念的是()A.用手帕代替纸巾 B.将废弃的干电池扔入河道 C.短途旅行时用自行车代替机动车 D.垃圾分类后放入指定的垃圾箱
10.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的人口发展观应该是()
A.应该提倡人们不生育,以减少人口总数 B.人口增长应该顺其自然,不应该人为干涉人口数量的变化
C.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D.人多,创造价值就多,应鼓励人们生育
11.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它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始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旧时代”与“新时代”分别是指()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B.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D.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12.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③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民族为国家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C.农村停产闹革命 D.农村实行“大包干”
14.如图展示的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某行业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的情况。下列做法,与图示目的相同的是()
A.颁布《土地改革法》,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实行包产到组、包干到户,打破农业生产上的“大锅饭”
C.成立缝纫社、铁业社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创办经济特区,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15.如图中的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图片在上面)
A.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16.它以农户或小组为承包单位,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克服了管理过分集中和平均主义的弊病,坚持了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使多年来新形成的生产力更好地发挥作用。“它”的实质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