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教育学习题+答案.docx
文件大小:29.56 KB
总页数:2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6.99千字
文档摘要

教育学习题+答案

教育学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原则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亚里士多德

C.裴斯泰洛齐

D.卢梭

答案:B

2.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答案:B

3.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学记》

B.《论语》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答案:A

4.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答案:A

5.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表明教育具有()

A.依赖性

B.继承性

C.相对独立性

D.历史性

答案:C

6.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力

B.文化

C.政治经济制度

D.科学技术

答案:C

7.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

A.有针对性

B.因材施教

C.抓住成熟期

D.循序渐进

答案:D

8.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答案:A

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书育人

B.传授知识

C.培养品德

D.关注学生成长

答案:A

10.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A.进行科学发现

B.进行技术发明

C.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D.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

答案:D

1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

A.现实性

B.潜在性

C.可塑性

D.普遍性

答案:C

1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A.授受关系

B.相互促进的关系

C.民主平等的关系

D.师道尊严的关系

答案:C

13.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

C.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D.课程主题、课程任务、课程标准

答案:A

14.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学目标

D.教学计划

答案:B

15.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材

D.教科书

答案:A

1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答案:C

17.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学习()实现的。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生产经验

D.生活经验

答案:B

18.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布置与批改

D.课外辅导

答案:B

1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演示法

B.实验法

C.练习法

D.讲授法

答案:A

2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是指()

A.测量

B.测验

C.考试

D.评价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教育活动基本要素的有()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手段

答案:ABCD

2.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

A.人口功能

B.经济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答案:ABCD

3.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E.个别差异性

答案:ABCDE

4.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包括()

A.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B.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C.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

答案:ABCD

5.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

A.职业道德素养

B.知识素养

C.能力素养

D.心理素养

答案:ABCD

6.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是()

A.民主平等

B.尊师爱生

C.教学相长

D.心理相容

答案:ABCD

7.课程的类型有()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隐性课程

答案:ABCD

8.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E.检查知识

答案:ABCDE

9.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E.练习法

答案:ABCD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