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考试(第一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件大小:384.5 KB
总页数:178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11.25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考试(第一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选择题(共425题)

1、甲、乙、丙三个乡都拿出同样多的钱买一批化肥。买好后,甲、丙两个乡都比乙乡多18吨,因此甲乡和丙乡各给乙乡1800元。问每吨化肥的价格是多少元?______

A.150

B.180

C.200

D.300??

解析:参考答案:D

[解析]甲比乙多18吨,最后甲比原先多付了1800元,乙比最初少付了1800×2=3600元,甲乙付费实际相差3600+1800=5400元,则每吨化肥价值为5400÷18=300元。

?

2、根据《行政许可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国务院可以通过决定的形式设定行政许可

B.省级政府规章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C.省级发改委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D.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解析:参考答案:C

[解析]省级发改委为省级政府职能部门无权创设行政许可。故选C。

?

3、(1)放干湖水??(2)同学们参加义务劳动

(3)清淤泥???(4)湖边风景更胜从前

(5)挖坚冰

正确选项为??

A.3—1—5—3—4

B.1—2—3—5—4

C.3—5—1—2—4

D.2—5—1—3—4??

解析:参考答案:D

?

4、某河段中的沉积河沙可供80人连续开采6个月或60人连续开采10个月。如果要保证该河段河沙不被开采枯竭,问最多可供多少人进行连续不间断的开采?(假定该河段河沙沉积的速度相对稳定)______

?

A.25

B.30

C.35

D.40??

解析:参考答案:B

[解析]设每人每月的开采量为1,河沙每月的沉积量为x,则(80-x)x6=(60-x)×10,解得x=30,则每月开采量不能大过河沙沉积量,最多30人连续不断开采不会导致资源枯竭。

?

5、???对于?校园?相当于?手术室?对于???

A.教师——医生

B.青春——衰老

C.军营——药房

D.图书馆——医院??

解析:参考答案:D

[解析]图书馆是构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后都是种属关系。故本题选D。

?

6、①这个概念是很重要的,因为它表明,只有发展摆脱癌症干细胞的治疗,才能够根除癌症

??②这些癌症干细胞自我补充和产生其他类型的癌细胞,如正常于细胞产生其他正常组织一样

??③这一小部分癌细胞负责驱使病人的癌症生长和进化

??④任何癌症的根源都是一小部分癌细胞

??⑤同样的,如果能有选择地消除这些癌症干细胞,其他剩余的肿瘤细胞将无法维持癌症

??⑥肿瘤干细胞的概念已经引人注目多年,但一直是有争议的观点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_。

A.⑥④③②①⑤

B.③②①⑤④⑥

C.②①⑤⑥④③

D.⑥②①⑤③①??

解析: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为语句排序题。首先判断首句,②、③句分别含有指示代词“这些”“这”,不适合做首句,故排除B、C两项。④句和③句有重复词组“一小部分癌细胞”,故④③句应紧邻。再由③句的“这一小部分癌细胞”可知,③句应在④句之后。故本题选A。

?

7、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民主集中制

D.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参考答案:B

?

8、所谓接受学习,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接受学习区别于发现学习之处,在于这种学习中,主体所得到的经验是来自经验传递系统中他人对此经验的传授,并非来自他自己的发现与创造。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接受学习的是:______

A.听完讲座后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B.居里夫人通过实验发现新元素镭的存在

C.牛顿看到苹果落地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

D.通过多种角度去探究如何解答某一道题??

解析:参考答案:A

[解析]接受学习的定义要点: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经验。B、C两项显然不符合定义。A项听完讲座体现了对他人经验的接受,符合定义;D项探究如何通过多种角度解题是自己对方法的研究,而不是对他人经验的接受,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A。

?

9、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轮到你上台演讲的时候,你却几乎忘记了在下面准备好的台词。当别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你身上,希望听听你的见解的时候,你却在不听使唤地发抖。其实,这样的局面差不多每个人都经历过,而且这样的局面是可以控制在你手中的,只要掌握正确方法,你的信心一定会得以重建。

??作者接下来最可能介绍的是:

A.人们在演讲时怯场的原因

B.克服演讲恐惧的具体方法

C.不同的人在紧张时的不同表现

D.过度紧张对于人身体健康的危害??

解析:参考答案: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