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国开电大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平台终考之二(大作业)
2025春季学期试卷2试题及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5年6月;适用于2025春季学期国家开放大学本科学员一平台在线形考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2
一、论述题(共一题,共100分)
1945年8月15,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并在电台宣读了《终战诏书》。中国十四年抗战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如何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一座巍峨的里程碑,它不仅扭转了中国近代以来在反侵略斗争中屡战屡败的命运,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启了新的历史征程。这场胜利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可从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地位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
从政治层面看,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民族凝聚力,重塑了民族精神。在长达十四年的抗战历程中,中国各民族、各阶层、各党派摒弃前嫌,团结一心,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论是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还是敌后战场的顽强抵抗,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内的分裂局面,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让“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深入人心。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达到新高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后续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与群众基础。?
在经济方面,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为了支持抗战,对工业、农业等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发展。尽管战争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破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内地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同时,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被日本掠夺的大量资源和产业,为战后经济重建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此外,抗战胜利激发了中国人民建设国家、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为后续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逐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目标注入了动力。?
文化层面,抗日战争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次淬炼。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中国人民展现出的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数文化工作者以笔为武器,创作出大量鼓舞士气、激发爱国热情的文艺作品,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抗战胜利后,这种伟大的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丰富了民族文化内涵,成为激励中华儿女不断前进的精神源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精神支撑。?
在国际地位上,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贡献。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有力支援了盟国在其他战场的作战。抗战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升,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这为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赢得了尊严和话语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总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地位等多个维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意义影响深远且持久。它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继续发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团结一致,砥砺前行,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奋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