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上半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招聘工作人员(9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docx
文件大小:75.89 KB
总页数:5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3.85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上半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招聘工作人员(9人)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本草纲目》是明代医学家()所著的药学巨著。

A.李时珍

B.郭守敬

C.徐光启

D.宋应星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明朝著名人物及其成就的了解。《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药学巨著。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他历经27年,走遍大江南北,参考了800多种书籍,最终完成了《本草纲目》,该书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本草纲目》是由李时珍编写。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他在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有卓越贡献,编制了《授时历》等,并非《本草纲目》的作者。徐光启是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他的主要成就在农学方面,著有《农政全书》,并非编写《本草纲目》。宋应星是明朝著名科学家,其代表作是《天工开物》,这是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综合性著作,也不是《本草纲目》的创作者。综上,正确答案是李时珍。

2、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之一。下列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原理的是()。

A.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D.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答案】:C

【解析】该题考查对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原理的理解。第一句话强调文章是关系到流传千古的大事,其中的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知道,主要体现的是作者对创作的感悟,未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第二句话是词人把酒问天,追问明月何时出现,抒发的是对宇宙和人生的感慨,和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原理无关。第三句话意思是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千淘万漉”体现了持续不断的量变过程,“始到金”则体现了经过量变积累后实现了质变,得到了黄金,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原理。第四句话将浮云比作游子的心意,落日象征故人的情谊,表达的是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并未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综上,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原理的表述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3、在管理活动中,不同部门之间常常出现“扯皮”现象,此时比较适用的协调方式()。

A.主体合流法

B.跟踪处理法

C.谈心法

D.当面表态法

【答案】:B

【解析】在管理活动里,当不同部门之间出现“扯皮”问题时,当面表态法是比较适用的协调方式。主体合流法主要用于对冲突双方的意见进行综合归纳,形成一个新的方案或办法,使双方的意见都能在新方案中得到体现,并不适用于解决“扯皮”问题。跟踪处理法通常是对已经协调处理过的事项进行持续跟进,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它并非针对“扯皮”情况的直接协调方式。谈心法一般用于解决人员之间情感、思想方面的矛盾,对于部门之间因工作责任划分等产生的“扯皮”问题效果欠佳。而当面表态法可以让各部门在公开场合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明确责任,当场解决问题,避免相互推诿和“扯皮”现象,所以更适合这种不同部门“扯皮”的情况。

4、试管婴儿属于()。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酶工程

D.微生物工程

【答案】:B

【解析】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试管婴儿技术涉及到细胞水平的操作,如卵细胞和精子的获取、体外受精以及胚胎培养等,属于细胞工程的范畴。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试管婴儿技术并没有对基因进行拼接和重组等操作,不属于基因工程。酶工程又称蛋白质工程学,是指工业上有目的的设置一定的反应器和反应条件,利用酶的催化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于其它目的的一门应用技术。试管婴儿技术不涉及利用酶的催化功能来生产产品,不属于酶工程。微生物工程即发酵工程,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试管婴儿技术与微生物的发酵等过程无关,不属于微生物工程。综上所述,试管婴儿属于细胞工程。

5、甲乙两人从P、Q两地同时出发相向匀速而行,5小时后于M点相遇。若其他条件不变,甲每小时多行4千米,乙速度不变,则相遇地点距M点6千米;若甲速度不变,乙每小时多行4千米,则相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