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教育学测试题含答案.docx
文件大小:33.21 KB
总页数:20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6.58千字
文档摘要

教育学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史上,“产婆术”的提出者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夸美纽斯

2.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科学技术

4.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

A.有针对性

B.因材施教

C.抓住成熟期

D.循序渐进

5.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书

B.育人

C.教书育人

D.带好班级

7.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

B.理解教材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9.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

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B.维持班级秩序

C.形成良好的班风

D.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认知策略()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1.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维果茨基

C.赞科夫

D.巴甫洛夫

12.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13.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人活动

D.团队活动

14.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5.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A.课程类型

B.教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D.阶级性

2.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有()

A.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

B.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C.遗传素质决定了人的发展

D.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随年龄的增长而在总体上呈减弱趋势

3.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

A.职业道德素养

B.知识素养

C.能力素养

D.身心素养

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E.检查知识

5.德育的途径主要有()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C.劳动

D.共青团活动

E.班主任工作

6.班级管理的模式有()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7.学习策略包括()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时间管理策略

8.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

A.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B.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C.自我调控能力

D.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E.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9.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义务教育

10.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

A.时限性

B.具体性

C.预测性

D.实际性

E.操作性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传授知识。()

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6.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7.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班级秩序。()

8.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9.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群众性活动。()

10.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