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六讲分类变量统计描述.pptx
文件大小:61.43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1.9千字
文档摘要

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

1.指标体系描述1.1单个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

频数分布

集中趋势

常用相对数指标:相对数是两个指标之比,常用的有相对比、构成比和率。

相对比(RelativeRatio):是两个事物数量的比例,可以使两个同类事物,也可以是两个非同类事物数量的比。

构成比(Proportion):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它是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的个体数与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个体总数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率(Rate):是频率指标,说明某个时期内某种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1.1单个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相对比(RelativeRatio):是甲乙两个有关指标之比,说明甲是乙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通常用倍数或分数表示。相对比=甲指标/乙指标(或×100%)如:男:女、医生:护士、教师:学生

相对比(RelativeRatio)两类个体数之比R=甲类发生的例数/乙类发生的例数例:我国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总人数中,男性为584949922人,女性为548732579人,试计算男女性别比。性别比=1.066或106.6:100

相对比(RelativeRatio)两个率之比R=P1/P2例:某市区肺癌病死率1957年为7.7/10万,1972年为32.4/10万,用相对比反映两年肺癌病死率的变化。相对比=7.7/32.4×100%=23.77%或相对比=32.4/7.7=4.2

相对比的特点甲、乙两个指标可以是相对数、绝对数。甲、乙两个指标可以是性质相同的资料,也可以是性质不同的资料如:某地人口数:当地医生数、教师:学生、医生:护士。相对比的分子和分母不一定有相同的量纲。如:体质指数=体重/身高2(kg/m2)

1.1单个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构成比(proportion):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也叫百分比。百分比就是一个标准的构成比,而累积百分比则是构成比概念的直接延伸。构成比=(某组成部分观察单位数/各组成部分观察单位总数)×100%如:教研室16人,中高级职称有4人,占25%。

构成比的特点各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为100%某一部分所占比重的增(减),其他部分就相应的减(增)

1.1单个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率(rate):说明某现象或某事物发生的频率或强度。率=(某现象实际发生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人数)×比例基数比例基数:100%、1000‰、10000/万、100000/10万等。如:发病率、死亡率、发生率、阳性率、患病率等例:某地1980年的人口数为56万,麻疹发生数为411人,则:麻疹发病率=411/560000×10000/万=7.3/万

1.1单个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动态数列是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统计指标,用以说明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说明事物在一定时期的速度变化,常计算定基比和环比进行分析。定基比:是统一用某个时间的指标作基数,将各个时间的指标与之相比。环比:是以前一个时间的指标作基数,以相邻的后一个时间的指标与之相比。

某省1972~1976年人口死亡率的变动年份死亡率(‰)定基比(%)环比(%)19729.01100.0--19738.0589.389.319748.6796.2107.719758.3492.696.219767.7085.592.3定基比:基数是固定的,可反映某一事物在较长时间内发展变化的趋势。环比:基数是依次更换的,可反映某一事物逐一变化的趋势。

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计算相对数的分母不宜过小。小则直接叙述。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进行率的对比分析时,应注意资料可比性。正确求平均率。做样本率(或构成比)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

1.2多个分类变量的联合描述列联表(将在下章中更深入的讲解)

1.3多选题的统计描述应答人数(Count):是指选择各选项的人数,或者说原始频数。应答人数百分比(PercentofCase):选择该项的人占总人数的比例,应答人数百分比可以反映该选项在人群中的受欢迎程度。应答人次(Response):是指选择各选项的人次,对于单个选项,应答人次和人数相同的,但是对整个问题而言,应答人次可能远远大于应答人数。应答次数百分比(PercentofResponse):在做出的所有选择中,选择该项的人次占总人数的比例。应答次数百分比可以用于比较不同选项的受欢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