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学考试模拟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为减小后牙固定桥基牙负担,下列哪种措施正确
A、降低桥体与对牙的接触
B、增加桥体与牙槽嵴接触面积;
C、适当减少桥体颊舌径的宽度
D、降低桥基牙工作尖的高度
E、增加桥体厚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减小后牙固定桥基牙负担,可适当减少桥体颊舌径的宽度。桥体颊舌径宽度减小,其受力面积减小,传递到基牙上的力也就相应减小,从而减轻基牙负担。增加桥体厚度会增加桥体重量,进而增加基牙负担;降低桥体与对牙的接触不能有效减小基牙负担;增加桥体与牙槽嵴接触面积会增加基牙支持力需求,加重基牙负担;降低桥基牙工作尖的高度并不能直接减小桥体对基牙的负担。
2.关于种植义齿上部结构咬合设计错误的说法是
A、全颌固定式种植义齿视情况而定可设计为平衡牙合,也可设计为组牙功能牙合
B、全颌覆盖式种植义齿应按照单颌全口义齿的原则设计咬合
C、当对颌是天然牙时,全颌覆盖式种植义齿应按照单颌全口义齿的原则设计咬合
D、局部种植义齿的咬合设计为组牙功能牙合或尖牙保护牙合
E、全颌固定式种植义齿只能设计为平衡牙合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全颌固定式种植义齿并非只能设计为平衡牙合,也可设计为组牙功能牙合等其他合适的咬合形式,所以该说法错误。
3.健康成人牙槽嵴顶端位置
A、位于釉牙骨质交界根尖方向1.
B、位于釉牙骨质交界根尖方向2.
C、位于釉牙骨质交界冠方向1.
D、位于牙颈部
E、位于釉牙骨质交界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健康成人牙槽嵴顶端位于釉牙骨质交界根尖方向1.5mm左右,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距离不准确;正常牙槽嵴顶端不在釉牙骨质交界冠方,C错误;不在牙颈部,D错误;也不是位于釉牙骨质交界处,E错误。
4.女42岁。C区6缺失,行C区双端固定桥修复。由于基牙较敏感,先试戴1周。采用的粘固剂最好是
A、磷酸锌粘固剂
B、树脂粘固剂
C、玻璃离子粘固剂
D、氧化锌粘固剂
E、牙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氧化锌粘固剂对牙髓刺激性小,在试戴固定桥时,由于基牙较敏感,使用氧化锌粘固剂可以起到暂时保护牙髓的作用,待试戴合适后再更换为永久性粘固剂。磷酸锌粘固剂对牙髓有一定刺激性;树脂粘固剂、玻璃离子粘固剂相对氧化锌粘固剂在试戴阶段不是最适合的;牙胶不是粘固剂,不能用于固定桥粘固。
5.全口义齿属于缓冲区的部位是
A、磨牙后垫区
B、切牙乳突区
C、颊棚区
D、舌侧翼缘区
E、牙槽嵴顶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切牙乳突下方有鼻腭神经和血管通过,此处黏膜较薄,义齿基托组织面在此处应做缓冲处理,避免压迫产生疼痛,所以切牙乳突区属于缓冲区。磨牙后垫区是确定全口义齿后缘的重要标志,不属于缓冲区;舌侧翼缘区、牙槽嵴顶区、颊棚区是义齿基托的主承托区,承担较大咀嚼压力,也不属于缓冲区。
6.与全口义齿后缘有关的解剖标志不包括
A、翼上颌切迹
B、磨牙后垫
C、颤动线
D、腭小凹
E、上颌结节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上颌结节位于上颌骨后部,是牙槽嵴两侧远端的圆形骨突,不直接与全口义齿后缘相关。腭小凹是口内黏膜的小凹陷,可作为全口义齿后缘的参考标志;颤动线分为前颤动线和后颤动线,与全口义齿后缘确定有关;磨牙后垫可作为确定全口义齿后缘的重要参考;翼上颌切迹是上颌结节后缘与蝶骨翼突之间的骨间隙,也是全口义齿后缘的重要解剖标志。
7.B2缺失,B1牙冠缺损达1/2以上,拟以B13为基牙修复B2,B1的固位体最佳可选
A、金~塑联合全冠
B、B1简单桩冠
C、B1铸造金属基底备板桩冠
D、金~烤瓷联合冠
E、甲冠
正确答案:C
8.固定义齿基牙支持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牙根的数目
B、牙根的大小
C、牙根的形态
D、牙周膜面积的大小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9.以下何种力超过材料的应力极限时导致固定桥的挠曲变形
A、应力
B、屈应力
C、屈距
D、内压力
E、外张力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当外力超过材料的屈应力时会导致固定桥的挠曲变形。屈应力是指材料抵抗弯曲破坏的能力,当外力产生的应力超过屈应力时,材料就会发生挠曲变形。而应力极限是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当外力超过应力极限时材料会发生破坏。屈距是指在梁的中性层处,由外力产生的与梁轴垂直的力所形成的力臂。内压力和外张力与固定桥挠曲变形的直接关系不大。所以答案是[B]。
10.活髓牙冠修复后过敏性疼痛,最先考虑的处理是
A、调整咬合
B、观察、安抚治疗
C、拆除修复体
D、根管治疗
E、止痛药口服治疗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对于活髓牙冠修复后出现过敏性疼痛,首先应考虑观察、安抚治疗。因为活髓牙在修复后可能会因一些刺激导致短暂的敏感,先进行观察和适当的安抚,看症状是否能缓解。若直接拆除修复体可能会对牙齿造成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