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抗生素基础知识.ppt
文件大小:1.06 M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5.65千字
文档摘要

Page?*关于抗生素基础知识第1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微生物药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涉及诸多领域抗微生物药是一类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用于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细菌、真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种类抗菌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生素人工合成抗菌药第2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细菌常见菌的图形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杆菌螺旋菌阳性菌与阴性菌的界定:细菌革兰染色紫色伊红色革兰阳性菌(G+)革兰阴性菌(G-)第3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菌作用机制第4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菌药的分类抗菌药抑菌药杀菌药仅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不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且具有杀灭作用繁殖期杀菌药静止期杀菌药快速抑菌药慢效抑菌药第5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联合用药抗菌药杀菌药抑菌药繁殖期杀菌药静止期杀菌药快速抑菌药慢效抑菌药增强增强增强拮抗不会影响一类抗菌药的作用,有时可能产生增强作用青霉素和庆大霉素联用治疗溶血性链球菌心内膜炎第6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联合用药的指征病因未明而又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混合感染如肠球菌所致的心内膜炎抗菌药物不易渗入部位的感染,如脑膜炎为增强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必要联合等长期应用细菌易产生耐药性的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第7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细菌的耐药性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病原体与药物反复接触后,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分为天然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两种,多为获得性耐药性交叉耐药性:当病原体对某种化学治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对于结构近似或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也可显示耐药性第8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耐药性的产生机制产生灭活酶细菌产生改变药物结构的酶,如β–内酰胺酶是用一种水解酶,可使青霉素和头孢菌素水解降低细菌胞质膜通透性细菌可通过多种方式阻止抗菌药物通过胞质膜进入菌体内细菌改变药物作用的靶位蛋白细菌通过改变靶位蛋白的结构降低与抗菌药的亲和力,使抗生素不能与其结合膜泵外排细菌改变自身代谢途径第9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生素的分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结核病药化学结构对象第10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抗生素均具有抗菌作用的β–内酰胺环结构,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作用机制:高活性的β–内酰胺环与细菌胞质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proteins,PBPs)结合,抑制转肽酶的活性,阻止粘肽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第11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天然青霉素青霉素类G(penicillinG,benzylpenicillin,PG,苄青霉素)青霉素自20世纪40年代初使用,至今仍为治疗敏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常用其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水溶液极不稳定,20℃放置24h大部分失效,并产生有抗原性的致敏产物,必须临用前配制。遇酸、碱、醇、重金属离子及氧化剂易被破坏,应避免配伍使用抗菌谱:主要作用于大多数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球菌、螺旋体和放线菌等(抗菌谱:泛指一种或一类抗生素或抗菌药物所能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类、属、种范围。包括:广谱抗菌药和窄谱抗菌药)第12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过敏反应为青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出现过敏性休克的防治措施是:详细询问过敏史注射前必须做皮试,凡初次注射、更换批号或已停止应用24h以上的患者,都需要做皮试应用青霉素类应强调临时用时配制局部给药易引起过敏,故应避免选用避免在病人饥饿时用药,注射后应观察半个小时注射过青霉素的注射器,不得再注射其他药物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抢救第13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青霉素脑病可引起肌肉痉挛、抽搐、昏迷等反应其他肌注时可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甚至引起周围神经炎,钾盐尤甚;可引起高钾、高钠血症第14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半合成青霉素第15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天然青霉素和半合成青霉素的对比第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