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传染病产妇的产程护理.pptx
文件大小:1.51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2.69千字
文档摘要

传染病产妇的产程护理演讲人:日期:

目录CONTENTS01产前评估与准备02分娩期防护措施03产后护理要点04感染控制规范05多学科协作机制06应急处理预案

01产前评估与准备

传染病筛查与诊断询问传染病病史了解产妇是否曾患过传染病,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结核病等,并做详细记录。传染病检测根据产妇传染病病史,进行针对性的传染病检测,如乙肝表面抗原、HIV抗体、结核菌素试验等。传染病诊断结合产妇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产妇是否患有传染病,并确定传染病的类型、传染性和病情严重程度。

通过胎儿监护、B超等手段,了解胎儿的大小、胎位、胎盘位置等,以决定分娩方式。评估胎儿状况根据产妇所患传染病的类型、传染性、传播途径等,评估胎儿和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评估传染病风险全面评估产妇的身体状况,包括生命体征、各系统器官功能、产程进展等。评估产妇身体状况产妇综合风险评估

医护人员防护参与分娩的医护人员应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确保自身安全。个性化分娩计划根据产妇的身体状况、胎儿情况、产程进展以及传染病的特性,制定个性化的分娩计划,确保母婴安全。隔离分娩对于具有传染性的产妇,应安排在隔离分娩室进行分娩,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分娩方案制定原则

02分娩期防护措施

防护服手套口罩和护目镜帽子和鞋套医护人员进入分娩室必须穿防护服,且需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接触产妇和新生儿时必须戴手套,手套需为无菌且一次性使用。防止飞沫和血液溅入眼睛、鼻子和口中,保护医护人员呼吸道和黏膜。帽子要遮住头发和耳朵,鞋套要完全遮盖鞋子,防止污染。个人防护装备使用规范

空气消毒分娩室要定时通风,使用空气消毒设备进行消毒,保持空气洁净。分娩环境消毒标准01物体表面消毒分娩室内的所有物体表面,如产床、器械台、无影灯等,都需用消毒液擦拭。02地面消毒分娩室地面要定期用消毒液湿拖,保持清洁。03产妇消毒产妇在分娩前需进行全面的皮肤消毒,减少感染风险。04

分类收集焚烧处理储存和运输记录和管理将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等放入专用医疗废物袋内,进行分类收集。感染性废物需进行焚烧处理,确保彻底杀灭病原菌。医疗废物应暂存于专用容器中,容器需有明显标识,并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和路线运输。每次处理医疗废物都要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废物种类、数量、处理时间等信息,并严格管理。医疗废物处理流程

03产后护理要点

母婴隔离管理策略禁止产妇与新生儿直接接触,直至产妇完全康复,避免传染给新生儿。母婴接触制定严格的隔离制度,确保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避免交叉感染。隔离措施对产妇和新生儿所处的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清洁,保持空气流通。环境管理

体温监测定期测量产妇的体温,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避免病情恶化。心率监测监测产妇的心率变化,及时发现心脏异常情况,避免产后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生。血压监测定期测量产妇的血压,预防产后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产妇生命体征监测

根据产妇所患传染病的种类和情况,为新生儿提供预防性用药,降低感染风险。预防性用药早期筛查疫苗接种对新生儿进行早期筛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给予干预和治疗。按照计划免疫程序,为新生儿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新生儿预防性干预

04感染控制规范

标准预防措施执行穿戴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避免直接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接触传播防护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使用空气净化器,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空气传播防护措施遵循六步洗手法,确保手部彻底清洁,防止交叉感染。手卫生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防止污染扩散。垃圾处理时向上级汇报,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并根据暴露情况决定是否采取预防性用药。体液暴露应急处理报告与处理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医务人员缓解压力,减轻心理负担。暴露后心理支持定期进行暴露后的健康监测,如血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等,以评估暴露风险。暴露后监测与评估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暴露部位,尽可能挤出污血。暴露后立即采取措施

灭菌前处理确保器械彻底清洗,去除血渍、组织残留物等,以便灭菌剂能够充分接触器械表面。灭菌过程监控使用物理或化学指示卡监测灭菌过程,确保灭菌温度、时间、压力等参数符合要求。灭菌后储存与运输灭菌后的器械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污染的环境中,避免再次污染。器械灭菌效果监测定期进行器械灭菌效果监测,如细菌培养、化学指示剂等,确保灭菌效果符合要求。器械灭菌质量控制

05多学科协作机制

感染科专家参与产前咨询共同评估产妇传染病情况,制定分娩计划,降低母婴传播风险。感染科负责产妇治疗根据传染病种类和产妇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保障产妇健康。产时感染科专家全程陪同协助产科医护人员做好防护措施,确保分娩过程安全。产科与感染科协同流程

新生儿科介入时机检查新生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