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第三期)考核招聘编外专业技术人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决定与决议的主要不同在于()。
A.规范性
B.领导指导性
C.生成程序
D.时效性
【答案】:C
【解析】决定与决议的主要不同在于生成程序。决议须经某一级机关或组织机构的法定会议对某一议题进行集体讨论,由法定多数表决通过,然后形成正式文件,并以会议的名义公布。而决定的形成方式要宽泛得多,既可以是会议集体讨论通过,也可以由领导机关直接作出。规范性方面,决定和决议都具有一定规范性。领导指导性上,二者都能够体现领导集体意志、对工作起到指导作用。时效性上,它们也不是本质差异所在。所以主要不同在于生成程序。
2、下列结束语中,属于“复函”用语的是()。
A.敬请函复
B.专此函复
C.专此函告
D.务希见复
【答案】:B
【解析】复函是针对来函的问题进行回复的函件。“专此函复”意思是专门用这封信函来进行回复,符合复函结束语的要求。“敬请函复”是希望对方给予回复,通常用于去函结尾,希望对方进行回应;“专此函告”一般是告知对方某事,常用于主动告知类的函件;“务希见复”也是期望对方回复,多用于去函结尾表达希望对方给予答复的请求。所以属于复函用语的是专此函复。
3、用于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文种是()。
A.函
B.意见
C.通报
D.通知
【答案】:C
【解析】在公文写作中,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不是用于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与表彰事宜无关。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所以可以用来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一般不用来专门表彰。因此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适用的文种是通报。
4、在()情况下,决策者可能不清楚有多少种自然状态,即便清楚,也不了解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
A.风险型决策
B.不确定性决策
C.战略性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在考查不同决策类型的特点。我们需要明确每个决策类型的定义和特征,然后将其与题目中所描述的条件进行匹配。-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未来的情况无法作出肯定的判断,但可以判明各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也就是说,决策者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并且知晓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这与题目中“可能不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即便知道,也不知晓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的条件不符。-不确定性决策:是指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决策者可能不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即便知道,也不能知道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这与题目描述的条件完全相符。-战略性决策:是指对全局有长远、重大影响的决策,主要涉及组织的长期发展方向、战略目标等问题,与题目中关于自然状态和概率的描述无关。-非程序化决策:通常是指那些偶然发生的、无先例可循的、非常规性的决策,重点在于决策的独特性和缺乏固定程序,并非针对自然状态和概率的问题。综上,在“可能不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即便知道,也不知晓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这种条件下的决策类型是不确定性决策。
5、某单位办公室在机关负责人签批公文后进行印发,其后续的办理程序是()。
A.登记——复核——核发——印制
B.复核——登记——印制——核发
C.登记——印制——复核——核发
D.印制——登记——复核——核发
【答案】:B
【解析】公文印发的正确程序是先进行复核,确保公文内容准确无误、格式规范;之后进行登记,便于对公文进行管理和查询;接着进行印制,把公文制作出来;最后进行核发,将印制好的公文发放出去。所以后续办理程序是复核——登记——印制——核发。
6、甲、乙因感情不和解除婚姻关系,六个月大的婚生子随甲共同生活。因孩子经常生病住院产生巨额医疗费,甲心生怨愤。某日,甲将孩子独自留在家中,锁门后前往外地游玩,一周后甲返回家中时孩子已死亡。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故意杀人罪
C.构成遗弃罪
D.构成虐待罪
【答案】:B
【解析】该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从犯罪构成要件来看,甲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对六个月大且经常生病住院的孩子负有抚养、照顾等法定义务。甲将孩子一人留在家中并前往外地游玩达一周之久,在明知孩子无独立生存能力且可能因无人照顾而面临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仍然实施该行为,主观上具有放任孩子死亡结果发生的故意。客观上,甲的这种不作为行为(不履行照顾义务)最终导致了孩子死亡的结果,其行为与孩子死亡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罪通常表现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