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致认知功能受损的研究进展2025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以前称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根据新的共识,MAFLD的诊断标准是基于肝脏脂肪变性同时满足以下3
项条件之一: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功能障碍[l]o它的疾病谱
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最
终可能导致肝细胞癌。认知功能受损是指感觉、学习记忆、言语和注意力
等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出现障碍,是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任何引
起大脑皮层功能和结构异常的因素均可导致认知功能受损[2]o随着时间
的推移和疾病程度的不断加重,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逐步进展为痴呆症。
近年来,MAFLD已成为与认知功能受损发生、发展相关的重要疾病之一
[3]。有临床数据显示,部分MAFLD患者表现出轻度认知功能受损,对
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MAFLD作为认知功能受损的可控危险因素,早
期、积极的干预有助于减缓认知功能损伤的进程。因此,本文对MAFLD
影响认知功能受损的研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MAFLD存在肝脏胰岛素抵抗诱发认知功能受损
肝脏胰岛素抵抗是MAFLD的标志性特征[4]。已有研究表明,夕卜周
循环中的胰岛素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5]。肝脏胰岛素抵
抗使人出现高血糖和高胰岛素水平的状态。高血糖可以通过各种机制对大
脑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如葡萄糖神经毒性、血管损伤和糖基化终末产物的
积累。慢性高胰岛素血症可以下调胰岛素受体并减少输送到大脑的胰岛素
量,导致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大脑胰岛素浓度降低。大脑中胰岛
素浓度的降低使脑内葡萄糖水平升高,诱导甲基乙二醛对脑内皮细胞紧密
连接蛋白的破坏,导致血脑屏障功能受损,进而大量有毒代谢产物进入大
脑,加重AD患者的脑损伤[6]。此外,肝脏脂肪变性会影响肝脏中的脂
质分解和产生有毒鞘脂——神经酰胺。神经酰胺是肝脏胰岛素抵抗和肝细
胞炎性反应的介质,能够穿过血脑屏障而影响大脑[7]。低密度脂蛋白受
体相关蛋白1在肝细胞中大量表达,通过内吞作用促进循环系统中B-淀粉
样蛋白(Ap)的清除。研究表明,肝脏胰岛素抵抗导致肝脏低密度脂蛋白
受体相关蛋白1的表达减少,阻碍了循环中邮的清除,进而影响大脑中
AB水平,加重认知功能受损[8]。
2MAFLD导致神经炎症诱发认知功能受损
MAFLD的特点是机体长期处于低度炎性反应状态。随着肝内脂肪的
积聚,MAFLD患者受损的肝细胞分泌过多的促炎细胞因子,促炎细胞因
子增加了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通过体液或神经信号转导向中枢神经系统释
放促炎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a、白细胞介素-IB和白细胞介素-6
等,激活小胶质细胞,诱发招募的免疫细胞和常驻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
用,导致慢性神经炎性反应和促进AB的形成[]。Kim等[10]使用
AD小鼠模型评估了MAFLD对AD发病机制的可能影响,发现在高脂饮
食诱导的MAFLD发展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a、白细胞介素-6在脑内的
表达明显升高,淋巴细胞浸润、神经胶质细胞激活以及部分神经元丢失,
AB斑块形成增多。这表明MAFLD导致的神经炎性反应会诱发并加重认知
功能受损。
3MAFLD通过肠-肝-脑轴诱发认知功能受损
研究表明,MAFLD患者存在肠-肝-脑轴相互作用[11]。MAFLD患
者表现出肠道微生物群变化,拟杆菌门和变形杆菌门增加,厚壁菌门减少。
肠道微生物群可以产生各种代谢物,包括神经递质、二级胆汁酸和支链氨
基酸,与宿主相互作用后导致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神经递质等释放。这
些物质可以通过全身循环和淋巴管传播,或通过促进肠神经系统发育,将
肠道中5-羟色胺和5-羟口引噪乙酸等化学信号转化为神经冲动与大脑“对
话”并影响认知功能。另外有研究发现,肥胖患者肠道中产生内毒素的细
菌菌株的丰度增加,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神经炎性反应口2]。
服用益生菌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降低总胆固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
酶和炎性介质的水平,同时增加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水平,增加肠道屏障
的完整性,从而维持内环境稳态并改善认知口3]。抑制肠道交感神经-内
分泌轴可以促进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释放,有助于葡萄糖在大脑中的利用
改善认知功能口4]。最新的基础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物在
宿主的表观遗传学水平上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DNA甲基化、组
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的调节[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