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学2024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实战演练试题(含答案)
一、A1型题
1.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准则是
A.保护安全
B.尊重病人
C.保守秘密
D.提高病人社会适应能力
E.以上都是
答案:E
解析: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准则包括保护病人安全,避免其受到身体伤害;尊重病人的人格、权利和尊严;为病人保守秘密,维护其隐私;通过护理措施提高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等,所以以上选项均正确。
2.幻觉是指
A.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B.对客观事物的胡思乱想
C.缺乏相应客观刺激时的知觉体验
D.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
E.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答案:C
解析: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而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歪曲知觉是错觉的表现;胡思乱想不属于幻觉范畴;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是正常的知觉。
3.下列哪种症状不属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
A.幻觉
B.妄想
C.思维贫乏
D.行为紊乱
E.言语紊乱
答案:C
解析: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主要包括幻觉、妄想、行为紊乱、言语紊乱等。思维贫乏属于阴性症状,表现为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沉默少语等。
4.躁狂发作的典型临床特点是
A.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意志活动增强
B.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
C.情感淡漠、思维贫乏、意志活动缺乏
D.情感不稳、思维破裂、意志活动紊乱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解析:躁狂发作的典型临床特点为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活动增强。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是抑郁发作的表现;情感淡漠、思维贫乏、意志活动缺乏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情感不稳、思维破裂、意志活动紊乱也不是躁狂发作的典型表现。
5.抗精神病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锥体外系反应
B.肝功能损害
C.粒细胞减少
D.心血管不良反应
E.皮肤过敏反应
答案:A
解析:抗精神病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锥体外系反应,包括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帕金森综合征、迟发性运动障碍等。肝功能损害、粒细胞减少、心血管不良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等也是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但相对锥体外系反应来说发生率较低。
二、A2型题
1.患者,男性,25岁,近1个月来反复照镜子,认为自己的鼻子变得又大又难看,要求医生为他手术整形,该患者的症状是
A.关系妄想
B.被害妄想
C.夸大妄想
D.物理影响妄想
E.体象障碍
答案:E
解析:体象障碍是指个体对自身躯体形象的认知歪曲,该患者反复照镜子,认为自己鼻子变得又大又难看并要求整形,符合体象障碍的表现。关系妄想是患者将周围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与他有关;被害妄想是坚信自己受到迫害或伤害;夸大妄想是自我夸大,如认为自己有非凡的能力、财富等;物理影响妄想是认为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活动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支配、控制和操纵。
2.患者,女性,30岁,近2周来情绪低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自觉精力下降,食欲减退,早醒,有自杀观念,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精神分裂症
B.躁狂发作
C.抑郁发作
D.焦虑症
E.强迫症
答案:C
解析:该患者出现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精力下降、食欲减退、早醒以及自杀观念等症状,符合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精神分裂症以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为主要表现;躁狂发作表现为情感高涨、思维奔逸等;焦虑症主要以焦虑情绪为突出表现,如过度担心、坐立不安等;强迫症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特征。
3.患者,男性,45岁,因大量饮酒后出现幻觉、妄想、行为紊乱,入院后给予氯丙嗪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了肌肉紧张、震颤、流涎等症状,考虑为
A.急性肌张力障碍
B.静坐不能
C.帕金森综合征
D.迟发性运动障碍
E.恶性综合征
答案:C
解析:帕金森综合征是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锥体外系反应之一,表现为肌肉紧张、震颤、流涎、运动迟缓、面具脸等。急性肌张力障碍多表现为局部肌群的持续性痉挛,如斜颈、眼上翻等;静坐不能表现为坐立不安、来回走动;迟发性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运动;恶性综合征表现为高热、肌肉强直、意识障碍等。
三、A3/A4型题
(1-3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28岁,近3个月来出现反复洗手,每次洗手时间长达半小时,明知没有必要,但无法控制,为此感到痛苦,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精神分裂症
B.躁狂发作
C.抑郁发作
D.焦虑症
E.强迫症
答案:E
解析:该患者反复洗手,明知没必要却无法控制,符合强迫症的强迫行为特点,同时患者为此感到痛苦,影响生活工作,故最可能诊断为强迫症。精神分裂症有幻觉、妄想等特征性症状;躁狂发作以情感高涨等为表现;抑郁发作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