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常规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精神障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精神障碍都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
B.精神障碍患者的行为和思维一定是紊乱的
C.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
D.精神障碍不会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
答案:C。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其病因复杂,不单纯由心理因素引起,患者的行为和思维也并非一定紊乱,且会对患者社会功能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2.精神科护理的特点不包括()
A.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B.治疗护理的复杂性
C.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D.护理工作的独立性
答案:D。精神科护理特点包括服务对象特殊性、治疗护理复杂性以及护理工作安全性等,精神科护理工作需要多学科协作,并非强调独立性。
3.下列哪项不属于精神症状的特点()
A.症状的出现不受患者意识的控制
B.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注意力使其消失
C.症状的内容与外在客观环境相符
D.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答案:C。精神症状的内容常与外在客观环境不相符,而其他选项是精神症状的常见特点。
4.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时,最重要的资料来源是()
A.患者本人
B.患者家属
C.患者的朋友
D.既往病历
答案:A。虽然患者本人可能因精神障碍存在表达问题,但仍是护理评估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家属、朋友及既往病历可起到补充作用。
5.患者认为周围人的一举一动都与他有关,这种症状是()
A.被害妄想
B.关系妄想
C.夸大妄想
D.嫉妒妄想
答案:B。关系妄想是指患者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与他有关,符合题目描述。
6.下列哪种药物不属于抗精神病药物()
A.氯氮平
B.碳酸锂
C.奥氮平
D.利培酮
答案:B。碳酸锂是心境稳定剂,主要用于治疗躁狂发作等,不属于抗精神病药物,而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是常用抗精神病药物。
7.精神科一级护理适用于()
A.症状缓解、病情稳定者
B.康复待出院者
C.生活能自理者
D.有自伤、自杀、冲动行为者
答案:D。有自伤、自杀、冲动行为者需要密切观察和护理,应采用一级护理;症状缓解、病情稳定者及康复待出院者、生活能自理者一般采用二级或三级护理。
8.对有自杀倾向的患者,下列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严格交接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B.鼓励患者多与其他患者交往
C.提供安全的环境,去除危险物品
D.加强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答案:B。有自杀倾向的患者情绪不稳定,此时鼓励其多与其他患者交往可能增加风险,而严格交接班、提供安全环境、加强心理护理都是正确的护理措施。
9.下列哪项不属于精神科急危状态()
A.暴力行为
B.自杀行为
C.出走行为
D.失眠
答案:D。暴力行为、自杀行为、出走行为都属于精神科急危状态,需要紧急处理,而失眠不属于急危状态。
10.患者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说话缺乏逻辑性,句与句之间缺乏联系,这是()
A.思维奔逸
B.思维迟缓
C.思维破裂
D.思维中断
答案:C。思维破裂表现为意识清晰情况下,言语支离破碎,句与句之间缺乏联系;思维奔逸是思维速度加快,思维迟缓是思维速度减慢,思维中断是思维过程突然中断。
11.下列关于电休克治疗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适用于严重抑郁、有强烈自杀观念和行为者
B.治疗前需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C.治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短暂的记忆障碍
D.电休克治疗没有任何副作用
答案:D。电休克治疗有一定副作用,如短暂的记忆障碍、头痛、肌肉酸痛等,它适用于严重抑郁、有强烈自杀观念和行为者,治疗前需全面体格检查。
12.精神科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保持耐心和倾听
B.用专业术语与患者交流
C.尊重患者的感受和隐私
D.给予患者适当的反馈
答案:B。与患者沟通时应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以免患者难以理解,而保持耐心倾听、尊重患者感受和隐私、给予适当反馈都是正确的沟通方法。
13.患者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疾病,但实际并无此病,这是()
A.疑病妄想
B.虚无妄想
C.罪恶妄想
D.嫉妒妄想
答案:A。疑病妄想是指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虚无妄想是认为世界或自身已不复存在;罪恶妄想是认为自己有罪;嫉妒妄想是坚信配偶不忠。
14.精神障碍患者的饮食护理,错误的是()
A.观察患者的进食情况
B.对拒食患者可采用鼻饲或静脉营养
C.让患者自行选择食物
D.对抢食患者要严格管理
答案:C。精神障碍患者的饮食需要根据病情等进行合理安排,不能完全让患者自行选择食物,同时要观察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