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精神分裂症的病历阶段小结范文.docx
文件大小:24.54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3.51千字
文档摘要

精神分裂症的病历阶段小结范文

患者姓名:[具体姓名]

性别:[具体性别]

年龄:[具体年龄]

职业:[具体职业]

婚姻状况:[具体状况]

入院日期:[具体日期]

目前所在科室:精神科

住院号:[具体号码]

一、病情简介

患者因“反复言语紊乱、行为异常[X]年,加重[X]月”入院。患者[X]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言语紊乱,时常自说自话,内容难以理解,有时称能听到耳边有声音跟自己说话,行为上表现得较为怪异,如无故发呆、突然大笑或哭泣等。曾在外院就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给予药物治疗(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症状有一定改善,但仍有反复。近[X]月来,上述症状加重,言语更加杂乱无章,生活懒散,不洗漱、不换衣服,对家人漠不关心,甚至出现冲动行为,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

二、入院时情况

1.一般情况:患者步入病房,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但衣着不整,头发凌乱,表情淡漠。营养状况一般,生命体征平稳,体温36.5℃,脉搏7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0mmHg。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及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2.精神状况检查

-感知觉:存在言语性幻听,患者称耳边经常有一些陌生的声音在议论自己,说自己是坏人,有时还会命令自己做一些事情。有被害妄想,坚信有人要伤害自己,出门时觉得有人跟踪自己。

-思维:思维松散,言语缺乏逻辑性,话题跳跃,难以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如在交谈过程中,患者从“今天天气很好”突然转到“我要去外太空”。存在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认为红色的东西代表危险,看到红色的花朵就会感到害怕。

-情感:情感淡漠,对周围的人和事缺乏应有的情感反应。面部表情呆滞,很少有喜怒哀乐的变化,对家人的关心和问候无动于衷。

-意志行为:意志减退,生活懒散,缺乏主动性和进取心。长时间卧床,不主动洗漱、进食,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没有规划。有冲动行为,曾在病房内突然推搡其他患者,事后不能解释原因。

-自知力:自知力缺失,否认自己有病,拒绝接受治疗。

三、诊疗经过

1.初步诊断:精神分裂症,偏执型。诊断依据:患者存在言语性幻听、被害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思维松散,情感淡漠,意志减退,自知力缺失,且症状持续[X]年,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以被害妄想等偏执性症状为主要表现,故考虑为偏执型。

2.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入院后给予利培酮片起始剂量1mg/d,逐渐加量至3mg/d,以控制患者的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同时,给予苯海索片2mg/d预防锥体外系反应。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

-心理治疗:安排每周2次的支持性心理治疗,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增强治疗的信心。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

-康复治疗:组织患者参加康复活动,如手工制作、音乐治疗、体育锻炼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病情变化及处理

-入院第1周,患者对治疗抵触情绪较大,拒绝服药,多次劝说无效后给予氯氮平注射液25mg肌肉注射,以控制患者的兴奋躁动症状。同时加强心理疏导,向患者解释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逐渐取得患者的信任。

-入院第2周,患者开始配合服药,但仍存在明显的幻觉、妄想症状,睡眠质量差。在原有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喹硫平片100mg/d,睡前服用,以改善患者的睡眠和精神病性症状。

-入院第3周,患者的幻觉、妄想症状有所减轻,言语较前有条理,情绪也相对稳定。但出现了锥体外系反应,表现为肌张力增高、震颤等,将苯海索片剂量增加至4mg/d,并密切观察症状变化。

-入院第4周,患者的锥体外系反应逐渐缓解,幻觉、妄想症状进一步减轻,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提高,开始主动洗漱、进食。将利培酮片剂量调整为2mg/d,继续巩固治疗。

四、目前病情评估

1.精神症状:目前患者的幻觉、妄想症状明显减轻,言语性幻听基本消失,被害妄想的信念有所动摇,但仍未完全消失。思维较前清晰,言语逻辑性有所改善,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情感淡漠较前有所改善,开始对周围的人和事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会主动与医护人员和病友打招呼。意志行为方面,生活懒散的情况明显改善,能够主动完成日常生活起居,参加康复活动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2.自知力:自知力部分恢复,患者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思维存在一些异常,愿意配合治疗,但仍对自己的病情认识不足。

3.躯体状况:患者生命体征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