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小儿重症肺炎护理要点.pptx
文件大小:3.07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2.4千字
文档摘要

小儿重症肺炎护理要点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环境管理规范

03

呼吸道护理策略

04

用药护理管理

05

并发症预防措施

06

家属指导内容

01

病情评估要点

01

病情评估要点

PART

体温

持续监测患儿体温,警惕高热惊厥,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血压与血氧饱和度

定期测量血压,监测血氧饱和度,确保患儿心血管及呼吸系统功能正常。

心率与呼吸频率

观察患儿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及时发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等异常症状。

生命体征动态监测

注意患儿咳嗽的频度、力度以及痰液的性质,及时给予吸痰、拍背等护理措施。

咳嗽与咳痰情况

定期听诊肺部,关注湿啰音、哮鸣音等体征的变化,以评估病情进展。

肺部听诊

观察患儿呼吸困难的程度,如鼻翼扇动、三凹征等,及时给予氧疗或呼吸机辅助通气。

呼吸困难程度

呼吸系统症状观察

定期检测血常规,关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以判断感染程度及治疗效果。

血常规

进行血气分析,了解患儿体内的酸碱平衡及氧合状况,指导氧疗及呼吸机参数的调整。

血气分析

监测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以评估感染程度及指导抗炎治疗。

炎症指标

实验室指标分析

01

02

03

02

环境管理规范

PART

温度

保持室温在20-22摄氏度之间,避免孩子过热或过冷。

湿度

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左右,有助于孩子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和纤毛运动。

温湿度控制标准

空气净化

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使用空气净化器辅助净化空气。

消毒措施

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物品表面,减少空气中细菌、病毒的传播。

空气净化与消毒

将患儿与其他儿童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隔离患儿

接触患儿时需穿戴隔离衣、手套和口罩,并定期更换。

接触隔离

隔离防护措施

03

呼吸道护理策略

PART

体位引流方法

适用于肺叶或肺段炎症,促进痰液排出。

适用于肺底部炎症,使痰液向上排出。

使患侧肺处于高位,有利于痰液流出。

俯卧位引流

仰卧位引流

患侧卧位引流

2014

吸痰操作规范

04

01

02

03

无菌吸痰

吸痰前后需洗手,吸痰管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适时吸痰

在患儿咳嗽或呼吸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轻柔吸痰

吸痰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吸痰深度

吸痰管应插至气管内,但避免过深引起患儿咳嗽。

氧疗参数管理

根据患儿病情选择合适的氧疗方式,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

氧疗方式选择

持续监测患儿吸入氧浓度,避免氧浓度过高或过低。

氧浓度监测

根据患儿病情和氧疗效果调整氧疗时间,避免长时间吸氧导致氧中毒。

氧疗时间

04

用药护理管理

PART

病原体种类

根据不同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细菌性肺炎应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用药剂量

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剂量使用,避免过量或不足。

用药途径

轻症患儿可口服抗生素,重症患儿需静脉滴注。

用药时间

按时服药,确保药物在体内保持有效浓度。

抗生素使用原则

根据患儿年龄、体重和病情严重程度计算雾化药物的剂量。

药物剂量

按照药物说明书或医嘱进行稀释,避免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

药物稀释

01

02

03

04

根据患儿病情和雾化器类型选择适当的雾化药物。

药物种类

根据药物性质和患儿情况确定雾化时间,确保药物充分吸入。

雾化时间

雾化药物剂量计算

监测药物过敏反应

观察患儿是否出现皮疹、呼吸急促等过敏反应。

不良反应监测

监测药物副作用

注意患儿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副作用。

监测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监测雾化效果

评估雾化治疗效果,如有需要可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

01

02

03

04

05

并发症预防措施

PART

呼吸衰竭预警指标

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注意有无呼吸急促、鼻翼扇动、三凹征等呼吸困难表现。

观察呼吸状况

观察患儿有无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及时报告医生。

评估意识状态

01

02

03

继发感染防控要点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注意口腔清洁,用生理盐水漱口,预防口腔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呼吸道管理

口腔卫生

接触隔离

营养支持方案

肠外营养

对于不能耐受肠内营养的患儿,可考虑静脉营养支持。

03

根据情况选择鼻胃管、鼻肠管或口服补液,确保营养摄入。

02

肠内营养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以易消化、不油腻的食物为主。

01

06

家属指导内容

PART

01

02

03

04

指导家属正确测量体温,了解发热的处理原则,避免盲目使用退热药。

家庭护理技能培训

发热护理

教会家属如何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室内烟雾、尘螨等刺激物。

环境控制

指导家属为患儿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饮食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