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官疾病龋齿1、病因(1)牙齿本身:牙齿的点、隙、裂、沟等薄弱处较易患龋齿,发育不良、钙化不良和位置不正易患龋齿(2)细菌因素2、预防P36第55页,共9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弱视、斜视斜视:当两眼向前平视时,两眼的眼珠位置不匀称。——发展为弱视弱视:视力低下但查不出眼睛有器质性病变。配戴矫正眼镜视力也达不到正常。弱视的最佳治疗时间为学前期(0-6岁)定期检查孩子的视力,早发现眼部异常孩子过了3岁后,要半年检查一次视力第56页,共9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皮肤病湿疹症状:部位主要是面颊、眉部、耳后、头皮及臀部,而较大儿童主要在手足指(趾)端,肘窝、眶窝等部位,经常因痒抓破、发红、流水,日久局部皮肤变厚且硬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皮肤病,湿疹患儿本身多具有过敏性体质,是产生湿疹的主要因素,某些食物,如牛奶、鱼、虾、蛋可引起过敏;灰尘、羊毛、化纤等也可引起过敏。第57页,共9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治疗要点全身治疗,急性、亚急性期及皮损较广泛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抗组织胺类药物,如扑尔敏、克敏能等,若伴有感染发热加用抗生素。局部治疗,急性期的红肿、糜烂、渗液明显时,用硼酸水湿敷,外用氧化锌油、百多帮等,亚急性期治疗原则为消炎、止痒,选用炉甘石洗剂,湿疹霜等,慢性期以止痒,促进真皮炎症浸润吸收,可选用黑豆油软膏、湿疹霜、艾络松软膏等。第58页,共9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家庭护理首先找出可疑致病因素,予以去除,减少致敏物,少食或不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喂养过量食物,保持消化正常。患处不用香皂,肥皂洗。防止小儿搔痒时手抓患处,以避免发生继发性感染,内衣要干净、宽松、柔软,用纯棉制品,不用一次性纸尿裤,勤洗勤换尿布,按时洗澡,保持卫生。第59页,共9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肠道寄生虫疾病蛔虫病病因:蛔虫的受精卵自粪便排出,如温度湿度适宜,就发育成感染性虫卵。儿童的下列行为,都可将感染性虫卵吞入如在地上爬滚玩耍,饭前不洗手,吸吮手指,生吃没有洗或没有洗净的瓜果、蔬菜等。感染性虫卵在人体内发育成成虫,寄生于小肠内。第60页,共9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症状引起营养不良,尤其是影响儿童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的吸收蛔虫成虫的毒性作用可使机体出现变态反应,如荨麻疹、发热、哮喘、结膜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瘙痒、腹痛、腹泻等,甚至内脏器官变性。儿童患者有时可引起神经症状,如惊厥、夜惊、磨牙、异食癖等。第61页,共9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预防针对“病从口入”的特点,应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大小便,不饮生水,防止食入蛔虫卵,减少感染机会。根据“每年6—7月间最易感染蛔虫卵,9—10月间已长为成虫”的特点,集体机构应于9—10月间集体驱蛔虫。第62页,共9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消化道疾病鹅口疮病因是由真菌传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见于婴幼儿。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找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奶头不洁或喂养者手指的污染传播。第63页,共9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症状首先有粘膜充血、水肿,口内有灼热、干燥、刺激等症状。经过1-2天,粘膜上出现分散的白色斑点。有时可出现患儿烦躁拒食,啼哭不安等情况,一般全身反应不明显,部分患者可有体温升高。如果治疗不及时病变可向口腔后部蔓延至咽、气管、食道。引起食道念珠菌病和肺部的念珠菌感染,同时出现吞咽困难。第64页,共9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护理和预防注意食具的消毒,喂母乳要注意乳头和手的清洁;新生儿所用食具,应煮沸消毒后才可使用。喂奶后,可以给宝宝喂些温开水以清洁宝宝口腔,使霉菌不易生长和繁殖可用2%苏打水清洗乳宝宝患处,再用制霉菌素甘油涂口;每日需坚持3~5次,一般涂药2~3次就可以治愈。第65页,共9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小儿腹泻病因消化器官未完全发育成熟,消化能力较弱,饮食稍有改变容易发生腹泻。肚子易受凉等,引起腹泻。全身及胃肠道免疫力较低,食用了不干净的食物或使用污染的食具,引起腹泻。抵抗力较低而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在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时,也常可引起腹泻。第66页,共9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症状主要是胃肠道症状,其每日大便次数多在10次以下,少数病例可达十几次,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皂块)和泡沫,可混有少量粘液。伴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