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康复医学测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不属于生产过程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是()
A、细菌
B、劳动组织不合理
C、非电离辐射
D、生产性毒物
E、生产性粉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非电离辐射属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细菌可能是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而劳动组织不合理属于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不属于生产过程中职业性有害因素。
2.城市大气CO污染的主要来源为()
A、工业企业
B、生活污染
C、吸烟
D、自然灾
E、汽车废气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城市大气中CO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废气排放。汽车发动机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CO,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其排放的CO对城市大气环境影响较大。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种类较多,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为主;生活污染主要包括取暖、做饭等产生的废气,但不是CO的主要来源;吸烟产生的CO量相对较少,局限于室内环境;自然灾害一般不会直接产生大量城市大气CO污染。
3.关于糖尿病人的饮食不正确的是()
A、选用优质蛋白质
B、合理控制总能量
C、摄入丰富的维生素与无机盐
D、严格控制盐的摄入
E、控制脂肪与胆固醇的摄入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糖尿病人饮食应合理控制总能量,选用优质蛋白质,摄入丰富的维生素与无机盐,控制脂肪与胆固醇的摄入,但一般不需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除非合并高血压等特殊情况。
4.表示一组观察值分布的离散程度大小最常用的指标是:()
A、全距
B、离均差
C、方差
D、标准差
E、离均差平方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标准差是描述一组观察值离散程度最常用的指标。全距只考虑了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异,不能全面反映数据的离散情况;离均差没有综合体现离散程度;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其单位与原始数据不同,相对不那么直观常用;离均差平方和是计算方差等的中间过程量,不是直接描述离散程度大小的指标。所以最常用的是标准差。
5.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突出物位置分类有()
A、中央型
B、侧后型
C、外侧型
D、极外侧型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突出物位置分类有中央型、侧后型、外侧型、极外侧型等,所以以上选项都正确,答案为E。
6.颈椎病手指屈肌力量减弱,小指麻木,提示受累神经根为
A、C5
B、C6
C、C7
D、C8
E、T1
正确答案:C
7.长期卧床患者为避免体位性低血压,进行坐位耐力训练,一般从()开始。——
A、30°
B、20°
C、60°
D、10°
E、4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坐位耐力训练,一般从30°开始,逐渐增加角度,这样可让患者有一个适应过程,避免突然角度过大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情况发生。
8.根据修订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在ROM末出现最小的阻力为肌张力()——
A、0级
B、Ⅰ级
C、Ⅱ级
D、Ⅲ级
E、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修订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中,Ⅰ级的表现是在ROM末出现最小的阻力,所以在ROM末出现最小的阻力为肌张力Ⅰ级。
9.关于阳性支持反应描述错误的是()
A、检测体位:患者主动成站立位
B、出生后4~8个月阳性反应是正常的,在8个月之后仍存在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
C、诱发刺激:使患者用足底跳跃几次
D、阳性反应:下肢伸肌张力增高,足跖屈,膝反张也许发生
E、阴性反应:肌张力无变化(下肢维持屈曲)
正确答案:A
10.颈椎病C6神经根受压可出现
A、肱三头肌无力
B、拇指麻木
C、上臂外侧疼痛
D、指无力
E、中指麻木
正确答案:B
11.脑卒中患者在静态不借助外力的条件下,可保持坐位或站立位平衡,属于几级平衡()
A、II级平衡
B、IV级平衡
C、I级平衡
D、III级平衡
正确答案:C
12.测量上肢长度应测量从肩峰外侧端到()的距离
A、外踝尖
B、外踝下缘
C、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
D、小指尖
E、中指尖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测量上肢长度是从肩峰外侧端到中指尖的距离。上肢长度的测量主要是评估上肢骨骼的长度情况,肩峰外侧端至中指尖是标准的测量起止点,其他选项所涉及的部位与上肢长度测量无关。
13.器官或系统功能水平发生较严重功能障碍的患者主要康复方法是
A、功能训练(PT等)
B、ADL训练
C、环境改造
D、言语训练
E、心理咨询
正确答案:A
14.残疾一级预防的措施是()
A、防止继发性残疾
B、预防各种致残因素
C、及时治疗伤病
D、心理支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残疾一级预防是指预防各种致残因素,防止残疾的发生。选项A防止继发性残疾属于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