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病理学考试题与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长骨骨折病人突然死亡的原因可能是
A、肿瘤细胞栓塞
B、血栓栓塞
C、羊水栓塞
D、气体栓塞
E、脂肪栓塞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长骨骨折时,脂肪滴可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随血流运行引起脂肪栓塞,严重的脂肪栓塞可导致病人突然死亡。气体栓塞常见于潜水员病等;肿瘤细胞栓塞一般不会导致长骨骨折病人突然死亡;羊水栓塞多发生于分娩过程中;血栓栓塞多是在血管已有病变基础上发生,一般不是长骨骨折病人突然死亡的直接原因。
2.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属于:
A、化脓性炎
B、增生性炎
C、纤维蛋白性炎
D、渗出性炎
E、变质性炎
正确答案:B
3.最确切的肾盂肾炎的概念是
A、肾盂、肾间质、肾小管的非化脓性炎
B、肾间质的化脓性炎
C、以肾小管、肾盂、肾间质为主的化脓性炎
D、肾盂黏膜的渗出性炎
E、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肾盂肾炎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病变以肾小管、肾盂、肾间质为主的化脓性炎症。选项A说的非化脓性炎错误;选项B只提及肾间质不准确;选项D只说肾盂黏膜渗出性炎不全面,所以最确切的概念是选项C。
4.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特点不包括
A、软化灶形成
B、早期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C、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D、病变以大脑皮质、基底核及视丘最为严重
E、小胶质细胞增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其病变特点包括:血管扩张充血,有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软化灶形成;病变以大脑皮质、基底核及视丘最为严重;小胶质细胞增生等。早期不会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所以答案选B。
5.肉芽组织的成分通常不包括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血管内皮细胞
D、类上皮细胞
E、成纤维细胞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细胞浸润,炎细胞中常以巨噬细胞为主,也有数量不等的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类上皮细胞是上皮样细胞,在肉芽肿中可出现,而不是肉芽组织的成分。
6.构成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A、血小板
B、白细胞
C、纤维蛋白
D、红细胞
E、纤维组织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白色血栓常位于血流较快的心瓣膜、心腔内和动脉内,主要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蛋白构成,又称血小板血栓或析出性血栓。其肉眼观呈灰白色小结节或赘生物状,表面粗糙、质实,与血管壁紧密黏着不易脱落。镜下主要由血小板小梁和少量纤维蛋白网构成,血小板小梁边缘可见一些中性粒细胞黏附。所以构成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血小板。
7.关于风湿病的论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是累及全身结缔组织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B、皮下结节和环形红斑对临床诊断风湿病有帮助
C、以心脏病变时对患者危害最大
D、风湿性关节炎常可导致关节畸形
E、风湿性心内膜炎引起的慢性心瓣膜病严重影响心脏功能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风湿性关节炎一般不留关节畸形,类风湿关节炎常导致关节畸形。而风湿病是累及全身结缔组织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中以心脏病变对患者危害最大,风湿性心内膜炎引起的慢性心瓣膜病严重影响心脏功能,皮下结节和环形红斑对临床诊断风湿病有帮助。
8.诊断子宫颈早期浸润癌的标准是
A、癌细胞未突破基膜
B、癌细胞突破基膜,浸润深度不超过基膜下6mm
C、癌细胞突破基膜,浸润深度不超过基膜下7mm
D、癌细胞未突破基膜,但已累及腺体
E、癌细胞突破基膜,浸润深度不超过基膜下5mm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早期浸润癌是指癌细胞突破基膜,向固有膜间质内浸润,但浸润深度不超过基膜下5mm,浸润宽度不超过7mm者。所以答案是E。
9.肾病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不包括:
A、高度蛋白尿
B、高度水肿
C、高脂血症
D、高血压
E、低蛋白血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肾病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大于3.5g/d)、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水肿、高脂血症。高血压不是肾病综合征的典型表现。
10.继发性肺结核的特点是:
A、病变常位于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通气良好的部位
B、肺门淋巴结常有明显干酪样坏死
C、病变在肺内主要经受累的支气管播散
D、空洞形成比原发性肺结核病少见
E、随着机体免疫力增强,常迅速痊愈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继发性肺结核的特点包括病变多开始于肺尖部,病变在肺内主要经受累的支气管播散。选项A描述的部位是原发性肺结核常见部位;肺门淋巴结常有明显干酪样坏死是原发性肺结核的特点,B错误;继发性肺结核空洞形成比原发性肺结核病多见,D错误;继发性肺结核病程较长,病情较复杂,不易迅速痊愈,E错误。
11.下列哪一项最能体现现宫颈原位癌的特征?
A、发生于子宫颈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