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环蛇毒或蝮蛇毒是突触前神经毒,能抑制运动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银环蛇毒含两种神经毒素,对神经肌肉的传导有双重阻断作用,故被伤后呼吸肌迅速出现麻痹。此外,神经毒可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抑制颈动脉窦化学感受器,加重呼吸衰竭。兴奋肾上腺髓质中的神经受体,释放肾上腺素,使血压升高;肠胃道平滑肌兴奋性先增高,而后转向抑制,发生肠麻痹;毒素还可以影响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导致休克和中枢性呼吸衰竭。第29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血循毒(1)凝血毒和抗凝血毒:蝰蛇和澳大利亚眼睛蛇可激活X因子,在V因子、磷脂、Ca2参与下,使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响尾蛇毒可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原、引起凝血。蝰蛇科大部分蛇毒的蛇毒中含有凝血酶样物质,使纤维蛋白原直接转变为纤维蛋白,有研究认为其在体外水解纤维蛋白原,使之凝聚,从而促进血液凝固,而在体内则水解纤维蛋白导致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但不形成血凝块,表现为双重作用。另外还可以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表现为抗凝作用。还有些蛇毒可溶解纤维蛋白原或抑制纤维蛋白活性;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化成纤溶酶;阻止V因子,阻抑凝血酶形成,最终导致出血。(2)溶血毒素:蛇毒的直接溶血因素可以引起溶血,磷脂酶A2能使磷脂酰胆碱、脑磷脂转变转变为溶血磷脂酰胆碱物质,可损伤红细胞膜,引起溶血。(3)出血毒素:蛇毒能损伤毛细血管壁细胞间粘合物质,破坏基底膜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导致广泛内、外出血。第30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肌肉毒主要包括肌肉毒素、响尾蛇胺及其类似物、蛋白水解酶和磷脂酶A2.它们通过使肌细胞溶解、蛋白水解,引起组织坏死。中华眼镜蛇的肌肉毒主要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海蛇的肌肉毒则能破坏全身骨骼肌细胞,引起肌肉疼痛、无力、肌红蛋白尿和高钾血症。第31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临床表现(一)神经毒损害被眼镜蛇咬伤后,局部伤口反应较轻,仅有微痒和轻微麻木、疼痛后感觉消失。约1~6小时后出现全身症状。首先感到全身不适、四肢无力、头晕、眼花,继则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和晕厥。接着出现神经症状并迅速加剧,主要为眼睑下垂、视力模糊、斜视、语言障碍、咽下困难、流涎、固定眼球和瞳孔散大。重症患者呼吸由浅而快且不规则,最终出现中枢性或周围性呼吸衰竭。第32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心脏毒和凝血障碍毒损害被蝰蛇和竹叶青蛇咬伤后,症状大都在0.5~0.3小时出现。局部有红肿、疼痛,常伴有水泡出血和坏死。肿胀迅速向肢体上端扩展,并引起局部淋巴结肿痛。全身中毒症状有恶心、呕吐、口干、出汗,少数患者有发热。部分循环毒为主的蛇类如蝰蛇科的尖吻蝮蛇、竹叶青蛇咬伤后引起全身广泛出血,包括颅内和消化道出血。大量溶血引起血红蛋白尿,出现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第33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肌肉毒损害被海蛇咬伤后局部仅有轻微疼痛,甚至无症状。约30分钟至数小时后,患者感觉肌肉疼痛、僵硬和进行性肌无力;腱反射消失、眼睑下垂和牙关紧闭。横纹肌大量坏死,释放钾离子引起严重心律失常;产生肌红蛋白可堵塞肾小管,引起少尿、无尿、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海蛇神经毒害的临床表现与眼镜蛇相似。第34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混合毒损害一些眼镜蛇、眼镜王蛇、蝰蛇、蝮蛇毒液兼有神经、心脏、及出凝血障碍毒,根据临床表现有时很难鉴别是哪一种毒蛇咬伤,这时要分清临床表现的主次。眼镜王蛇、泰国眼镜蛇咬伤以神经毒为主,并常常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中华眼镜蛇咬伤以局部组织坏死为主,常常带来截肢和肢体功能障碍的后遗症;蝮蛇咬伤则以血循毒为主。第35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急救处理(无毒蛇)普通的蛇咬伤只在人体伤处皮肤留下细小的齿痕,轻度刺痛,有的可起小水疤,无全身性反应。可用70%酒精消毒,外加于纱布包扎,一般无不良后果。第36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有毒蛇治疗(一)局部处理1、绷扎被毒蛇咬伤的肢体应限制活动。早伤口上方近心端肢体,伤口肿胀部位上方用绷带压迫,阻断淋巴回流,可延迟毒素扩散。避免用止血带,以免影响结扎远端肢体的血液供应,引起组织缺血性坏死。压力绷带发推荐用于神经毒毒蛇咬伤急救,但其普遍适用性仍有争议,眼镜蛇咬伤时因容易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一般不主张绷扎。蝰蛇咬伤局部肢体瘀黑、肿胀第37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局部处理2、伤口清创为减少毒液吸收,将肢体放在低位。在伤口近心端有效绷扎后,局部伤口消毒,将留在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