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练习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的有效措施中不包括的是()
A、保护好现场和证据
B、组织抢救人员和财产
C、立即如实报告
D、制定应急预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人员和财产、保护好现场和证据、立即如实报告,制定应急预案不属于接到报告后迅速采取的措施,而是在日常就应做好的工作。
2.生产经营单位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A、生产副总
B、销售副总
C、工会主席
D、主要负责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主要负责人在生产经营单位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具备相应知识和能力至关重要;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直接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也需要具备相应专业素养来保障生产经营活动安全进行。生产副总、销售副总、工会主席等岗位虽然在企业运营中也有重要职责,但并不直接等同于主要负责人,不具有该条款所强调的与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直接对应关系。
3.餐饮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燃气的,应当安装(),并保障其正常使用
A、火灾报警器
B、切断阀
C、视频监控
D、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餐饮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燃气的,应当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并保障其正常使用。
4.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
A、享有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利,但没有其他义务
B、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义务
C、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所享有的权利
D、与本单位正式员工享有不同的权利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被派遣劳动者作为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一部分,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义务。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从业人员同样的权利并履行同样的义务,不能区别对待,也不存在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权利以及与正式员工权利不同的情况。
5.要特别重视生产经营单位内部有关管理人员和()的举报。他们处在生产经营第一线,对本单位存在的违法行为最为了解,其举报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A、公司高管
B、从业人员
C、操作人员
D、中层干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生产经营单位内部有关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处在生产经营第一线,对本单位存在的违法行为最为了解,其举报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所以要特别重视他们的举报。
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
A、省级
B、市级
C、乡镇级
D、县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这是因为县级是我国行政体系中较为基础的层级,在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规定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预案衔接,能更好地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协同和有效开展。
7.()等应当明确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有关工作机构及其职责,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建设,按照职责对本行政区域或者管理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协助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按照授权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A、市级人民政府
B、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风景区
C、地区人民政府
D、各级人民政府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风景区等应当明确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有关工作机构及其职责,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建设,按照职责对本行政区域或者管理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协助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按照授权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8.()是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增强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工作时效性的重要保障。
A、构建安全风险双重预防机制
B、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C、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D、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增强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工作时效性的重要保障。
9.()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