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雪深测量仪校准规范-编制说明.docx
文件大小:38.62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5.4千字
文档摘要

《雪深测量仪校准规范》

编制说明

主要起草单位:天津气象雷达研究试验中心

参加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数据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

华云升达(北京)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25年3月23日

《雪深测量仪校准规范》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下发的《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国家计量技术规范项目制定、修订及宣贯计划的通知》(市监计量发〔2023〕56号)文件要求,由天津气象雷达研究试验中心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开展国家计量技术法规《雪深测量仪校准规范》的编制工作。

二、编制背景

雪深是指从积雪表面到地表面的垂直深度,是表征降雪量和降雪特征的主要参数,也是区域水资源评估和流域水文模型的重要指标。雪深测量数据在气象防灾减灾、地质勘测、水文水利、航空码头、道路交通、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雪深的测量方式已由此前人工雪尺测量的方式转变为运用雪深测量仪进行自动测量,自动化仪器能够全面、连续地反映积雪动态变化过程,弥补了人工观测主观性强、时效性差、时空密度不足等缺点,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设备的稳定性、自动化和数字化程度上具有极大优势,并已在气象、水文、交通、勘探等多部门广泛应用。

雪深测量仪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对距离的测量实现积雪深度的测量,然而,其作为一种测量仪器,目前并没有较为统一和完善的校准方法,无法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因此,对雪深测量仪的校准方法开展研究和试验,目的在于通过制定科学、统一的校准规范保证雪深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完善雪深测量量值传递体系,有利于更好地开展防灾减灾、农业生产和气象服务,更加准确地把握相关地区水资源存储分布,更加完善地进行气候变化与预测,并且有利于部门间雪深数据共享,为全国积雪深度的测量提供技术支撑。

三、编写过程

作为此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的主要起草单位,天津气象雷达研究试验中心于2023年10月召集相关单位技术人员组成编写组,参加起草单位包括计量技术机构国家气象计量站、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数据中心和相关设备厂商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华云升达(北京)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专家和技术人员。编写组制定了校准规范的编制工作计划,明确了各单位及人员的任务分工和阶段性节点要求,同时认真学习了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等相关计量技术规范,项目负责人李文博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行政学院参加“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起草人培训班”并获得结业证书。

起草阶段:编写组于2024年1月-3月开展了雪深测量仪的产品及技术调研,对当前市场上应用较广的各类雪深测量仪进行了摸底,了解了产品的基本测量原理和技术性能指标。4月-5月,查阅相关的标准、技术手册等资料,对产品的测量性能及厂商采用的不同标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同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国外相关产品手册等,对雪深测量仪的校准方法的编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6月-8月,在校准规范初稿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化研究讨论,并对文本内容进行修改,主要包括标准器和配套设施的确定、校准过程的细节探讨及不确定的引入情况分析等,基本确定了雪深测量仪的校准方法和所需计量器具。9月-12月,开展相关设备设施的采购,并针对激光式和超声波式雪深测量仪开展大量试验,在积累数据验证校准方法可行性的同时开展不确定的评定分析。2025年1月-3月,对前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并根据试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完善了规范文本,形成了《雪深测量仪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稿及其相关材料,准备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四、编写依据

在本规范编写过程中,编写组坚持客观科学、规范合理的原则,参考和依据主要为国际国内正式发行的相关规程规范的最新版本,同时为了深入研究相关仪器设备的性能特性,参考了著名学术期刊的科研论文。

(一)在文本编写及内容表述方面主要依据包括:

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59—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二)在雪深测量仪及校准相关技术方面主要依据包括:

JJG4—2015《钢卷尺》

JJG928—1998《超声波测距仪》

JJG966—2010《手持式激光测距仪》

JJF1915—2021《倾角仪》

GB/T35221—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总则》

GB/T35229—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雪深与雪压》

QXT434—2018《雪深自动观测规范》

QX/T589—2020《自动雪深观测仪》

BSISO:23435:2022Airquality–Testmethodsforsnowdepthsensors.

《雪深自动观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