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项目十四制动系的检测与修复任务1车轮制动器的检测与修复01.ppt
文件大小:17.87 MB
总页数:119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2.32万字
文档摘要

4.制动拖滞(1)故障现象抬起制动踏板后,全部或个别车轮的制动作用不能立即全部解除,以致影响了车辆的重新起步、加速行驶或滑行。(2)主要原因1)制动踏板没有自由行程或回位弹簧太软。2)总泵活塞回位弹簧过软或折断。3)总泵或分泵皮碗发胀或活塞变形。4)制动鼓与制动蹄摩擦片间隙过小。5)制动蹄回位弹簧过软或折断。6)制动蹄在支承销上转动不灵活。7)制动液过脏或粘度过大使制动管路堵塞。(3)检查判断1)工作一段时间后,用手摸各车轮制动鼓,若全部车轮制动鼓都发热,说明故障发生在制动总泵,若个别车轮发热,则故障在车轮制动器。2)故障在总泵,应先检查自由行程。若自由行程符合要求,可将总泵储油室盖打开,连续踩下和放松制动踏板,看其回油情况,如不能回油,则为回油孔堵塞,应疏通;如回油缓慢,则为皮碗发胀或回位弹簧无力,应检修总泵。3)故障在车轮制动器,应先拧松放气螺钉,若制动液急速喷出,制动蹄回位,则为油管堵塞,分泵不能回油所致。如制动蹄仍不能回位,则应调整摩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4)上述检查调整均无效,应拆下制动鼓,检查分泵活塞与回位弹簧的情况以及制动蹄片销的活动情况,必要时进行修理更换。制动拖滞诊断流程图二、真空增压液压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1.制动时踏板阻力大,制动效能不良(1)故障现象制动时,制动踏板高、硬,制动效能不良。(2)主要原因1)管接头松动或管道破裂。2)单向阀阀面或阀座表面脏污或破损。3)空气阀阀面或阀座表面脏污或破损。4)真空阀阀面或阀座表面脏污或破损。5)控制阀活塞密封件、膜片或量孔破损。6)加力气室膜片破裂。(3)检查判断1)检查各真空管接头是否松动,管子是否破裂。2)若管子及接头完好,则应检查真空增压器是否有故障。可先踩下制动踏板,然后起动发动机,怠速运转几秒钟,如感到制动踏板自行下降少许,说明真空增压器良好,若制动踏板并不自行下降,说明真空增压器工作不良。3)若真空增压器工作不良,可先检查控制阀的空气阀是否良好,方法是:在放松制动踏板,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悬一小束棉纱或小纸条于控制阀进气口前面,如被吸入,说明空气阀密封不良;如不吸入,且在踩下制动踏板时也不吸入,则表明制动阀失效;如制动踏板刚一踩下棉纱或纸条即被吸入,说明空气阀良好,故障多为控制阀的真空阀不密封。4)有些机械加力器的空气室一端有加油孔塞,可将其拆下,用手捂住加油孔,然后起动发动机,踩下制动踏板,如感到有吸力,说明真空阀可能漏气或膜片破裂。2.制动时踏板反弹,制动效能不良(1)故障现象发动机运转中,踩下制动踏板后,踏板忽然向上反弹顶脚,且制动效能不良。(2)主要原因1)增压缸活塞磨损过甚。2)增压缸活塞回位弹簧过软。3)增压缸单向球阀密封不良。4)增压缸皮圈损坏。(3)检查判断当踩下制动踏板,踏板反弹,说明车轮制动器分泵侧制动液向制动总泵侧倒流,可能是增压缸活塞皮圈破裂,活塞止回球阀密封不良,活塞回位弹簧太软造成的,应拆下增压器出油管接头,踩下制动踏板,将弹簧和活塞顶出,检查弹簧的弹力是否符合要求,皮圈有无破损,活塞与泵体的配合是否良好,单向止回球阀是否密封可靠等,视情况予以检修。3.解除制动迟缓(1)故障现象抬起制动踏板时,不能立即解除制动作用。(2)主要原因1)加力气室活塞回位弹簧太软。2)控制阀膜片弹簧过软。3)控制阀的空气阀与真空阀间隙过大。4)控制阀活塞不良或皮圈发胀。(3)检查判断1)拆下空气阀上的空气滤清器,使发动机怠速运转,踩下制动踏板,当抬起踏板时,如用起子能立即推动空气阀,且制动作用亦随之解除,则说明控制阀膜片回位弹簧过软,或控制阀活塞不良或皮圈发胀,应更换皮圈,清洁活塞,检验回位弹簧的弹力。2)若用上述办法推不动空气阀,则应检查加力气室回位弹簧是否太软或气压活塞运动阻滞。如良好,则应调整控制阀的空气阀与真空阀之间的距离,若两阀间距过大,使真空阀与其座的距离过小或大于间隔,不但解除制动缓慢,而且在发动机起动后,即可能自动产生制动作用。三、气压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1.制动失效(1)故障现象车辆行驶或作业时,将制动踏板踩到底,制动装置根本不起作用,或者在使用一次或数次制动后,制动装置突然不起作用。(2)主要原因1)空气压缩机发生故障,储气筒内无压缩空气。2)制动阀内进气阀或排气阀失灵。3)制动软管或制动气室膜片破裂。4)制动阀进气迟缓,阀门与空芯杆间隙过大。5)气动管路阻塞。6)车轮制动器失效。(3)检查判断1)如果在使用一次或数次制动后,制动阀排气口放气或漏气,应分解制动阀,查看上体阀口与进气阀口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