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学习情境5汽车形式跑偏故障诊断学习单元1行驶系故障检修89.ppt
文件大小:25.05 MB
总页数:216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1.65万字
文档摘要

由车身兼起车架的作用,所有载荷由车身承受。转向桥—转向节※推力角和退缩角并非设计参数,而是一种故障状态。其形成是由于车辆长期使用或发生交通事故后,其前轴或后轴发生变形,致使前轴或后轴中心线发生偏斜。推力角和退缩角过大会导致轮胎的异常磨损,汽车易偏离其直线行驶方向。四轮定位故障现象及原因4.α角的范围一般为10°。较大时,对汽车的安全性和操纵性有利,但过大会导致轮胎横向偏磨,增加油耗。主要看所使用轮胎及悬架现代轿车外倾角减小甚至为负值,为的是减小轮胎磨损和提高横向稳定性,防止高速出现甩尾或自动转向。5.结构上如何实现的?由转向节的设计安装确定车轮外倾角α前轮前束A-B1.概念俯视车轮,汽车的两个前轮旋转平面并不完全平行,而是前端距离小于后端距离,这种现象称为前轮前束。A-B的差值为前束值。2—负前束2—正前束分前束角与总前束角前轮前束A-B2.作用抵消由于前轮外倾车轮向外滚动的趋势(滚锥效应演示),保证车轮沿直线方向纯滚动。减少轮胎磨损和燃料消耗。3.前束值的范围A-B一般为0~12mm,随着道路条件的改善、车速的提高和子午线轮胎的应用,前束值有减小趋势。有时汽车为与负前轮外倾角相配合,其前束也取负值即负前束。4.前束值的调整方法前束值可通过调整横拉杆的长度来调整。调整时,可根据各生产厂所规定的测量位置,使两轮前后距离差A-B符合规定的前束值。前轮前束A-B前束车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实现及可调性两边差值过大单边过大(小)作用正负值定义名称后轮定位参数:后轮定位参数后轮外倾角后轮前束值包容角???主销内倾角与外倾角之和称为包容角。摩擦半径:

在地平面上观察,主销内倾角延长线以及轮胎中心线都会与地面有交汇点。两交汇点的距离就称为摩擦半径。当主销内倾角延长线与地面交汇点在轮胎中心内侧,称为正摩擦半径,反之称为负摩擦半径它表示同一个车轴上的一个车轮相对于另一个车轮稍微向后的程度.同一轴上两车轮中心连线与车辆纵向轴线的垂线之间的夹角,右轮相对左轮在后为正,反之为负.退缩角(前轴偏角)轴距差两前轮中心的连线与两后轮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称为汽车的轴距差(也称为轴距偏差)。轮距差左前轮和左后轮与地接触点之间的连线,与右前轮和右后轮与地接触点之间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称为汽车的轮距差(也称为轮迹宽度偏差)。转向20°时前张角右转向轮转向20°时两前轮转向角度之差,如图所示。转弯时内轮所转的角度通常大于外轮,相差在2度左右,其目的是为了在转弯时使车子能以后轴延伸线的瞬时中心为圆心顺利过弯。此外,当内轮转角较大时,阻力也较大,阻力的不同可使车子偏向阻力大的一方使转向容易。后轴中心垂线与车辆纵轴线夹角推力角:车辆在俯视平面内纵向轴线和推力线(是一条假想的线,从后轴中心向前延伸,由两后轮共同确定的后轴行驶方向线)的夹角。运行状况良好的汽车是不应该有推力角的,但由于后轴胶套磨损等原因,会使后轴推力线偏斜,后轮沿推力线产生沿汽车质心的力矩,使汽车跑偏,因此推力角的存在是汽车跑偏的一个重要原因。车轮的动平衡离车动平衡步骤:5、重复步骤3、4直到IN和OUT位置上的不平衡质量小于5g。车轮的动平衡-----平衡块2.铝轮类型平衡块4.粘性类型平衡块1.钢轮类型平衡块3.铝轮类型平衡块车轮的动平衡2.就车动平衡车上动平衡器校正由于车轮和车轴的偏心而产生的安装在车轮上的车轮的不平衡。车轮的动平衡1.车上动平衡的准备工作:举升车辆并设置测量支撑点;把动平衡器连接到测量支撑点;将轮胎系上发光带。车轮的动平衡2.检查并调节车上动平衡:1)先校准动平衡器;2)打开电源;3)旋转车轮。车轮的动平衡测量非驱动轮:将电机开关开至轮胎向前旋转方向并旋转动平衡器的转子;当转子的旋转稳定后,将转子轻轻与车胎接触并旋转车胎;当车胎旋转稳定后,将轮辗机从车胎上拆下,动平衡器移走。车轮的动平衡测量驱动轮:运转发动机以常规速度110公里/小时旋转车轮;车轮的动平衡2.检查并调节车上动平衡:4)当车辆就绪等亮起准备进行测量时,按下测量开关;5)用车辆制动器停止车胎旋转以避免车胎损坏;6)根据动平衡器所指示得位置及重量添加配重。7)再次测量并调节平衡直至不平衡质量达到0。学习任务2四轮定位检查任务要求:1、能够描述四轮定位参数的概念及调整方法;2、会使用四轮定位仪对汽车进行四轮定位的检查与调整;3、能够正确选用和使用工具;4、具有熟练查阅维修资料和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