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2025年履带起重机行业现状分析:完善履带起重机再制造产业政策保障体系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稳步进展,各项工程建设逐步推动,履带起重机行业取得了跨越式进展。2024年,全国履带起重机销量近4000台,为历史销量峰值的两倍。然而,随着市场饱和度的提高和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履带起重机行业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再制造领域的进展,正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一、履带起重机再制造的背景与意义
(一)履带起重机再制造的背景
《2025-2030年中国履带起重机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讨论报告》指出,履带起重机广泛应用于基础施工、城轨交通、风电、石化及核电等中大型吊装施工领域。随着国家经济的稳步进展,履带起重机行业市场规模快速提升。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全国履带起重机销量近4000台,为历史销量峰值的两倍。履带起重机正常使用寿命约10年,随着市场规模和设备存量的提升,履带起重机再制造产业进展渐渐受到关注。
(二)履带起重机再制造的意义
1.节省资源并降低环保负担
履带起重机行业具有高消耗、高污染的特点,与国家自然资源紧缺、生态环境爱护理念相违反。将废旧履带起重机产品回收后,80%以上的零部件可以通过修理或改造实现再利用,与制造新品相比,一方面避开了产品结构件、液压元器件、轴销套等零部件因处置不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担,另一方面削减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下发的文件显示:再制造与制造新品相比,可节能60%,节材70%,几乎不产生固体废物,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在当前“双碳”工作稳步推动、环保政策日益严格的形势下,进展再制造产业对履带起重机制造厂家来说,是增加企业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2.有利于降低成本
履带起重机行业属于强竞争性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严峻,客户对产品价格尤为关注,导致履带起重机市场价格一路走低。近两年全系列履带起重机产品价格年均降幅约10%。对企业自身来说,产品毛利率处于较低水平,盈利空间大幅压缩。通常状况下,与新品相比,实施产品再制造可以降低50%的生产成本。在保证再制造品质量、性能、功能等方面达到甚至超过原有新品的条件下,生产成本的降低能促使企业向客户供应物美价廉的产品,有效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履带起重机具有单台价值量大的特点,产品售价的降低有利于降低客户购机门槛,为进展新的客户群、扩大客户基数供应有利条件。
3.助力再制造整体水平提升
我国汽车零部件领域再制造产业进展较早,再制造技术相对成熟,而履带起重机行业再制造水平较低,大部分企业仅具备修理或翻新功能,与再制造标准和技术要求差距较大。通过乐观开展履带起重机再制造技术讨论,分析把握履带起重机液压件、结构件、动力装置及传动件等关键零部件的再制造工艺流程,实施标准及实现路径,打通履带起重机回收、再制造及处置渠道等业务流程,有助于我国再制造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履带起重机行业再制造进展面临的逆境
(一)履带起重机再制造产业投资成本高且支持政策不明确
对于履带起重机制造厂家来说,进展再制造产业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履带起重机相较于其他工程机械产品体积浩大,对再制造过程所需场地要求高,前期投入成本高。国家虽提出了促进再制造产业高质量进展的目标,但对工程机械详细支持政策尚未明确,政策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再制造通过增材制造、特种材料、智能加工、无损检测等关键技术的应用,使产品达到甚至超过新产品性能,实现难度较大或投资成本高,制约了再制造规模的提升。
(二)履带起重机再制造产品市场认可度低
当前履带起重机再制造进展进程缓慢,再制造技术不成熟,再制造品德业标准、技术特点、环保理念等主要优点宣扬推广工作不够到位。虽然再制造品价格上会具有肯定优势,但客户对其质量、性能、牢靠性等方面存在疑虑,可能认为只是翻新后的二手车。市场在未完全树立起对履带起重机再制造品产品认可和质量信任的前提下,客户购买意愿差,往往仅处于观望态度,导致履带起重机再制造品销售局面难以打开,再制造企业再制造业务规模达不到预期。
(三)履带起重机再制造相关方意愿和力量不强
履带起重机产品包含众多的泵、阀、马达等液压元器件,线束、管路、显示器等电气系统,以及发动机、减速机、轴承等部件,生产过程需要制造厂家与多家供应商合作才能完成。履带起重机经销商作为制造厂家在全国各地区域的合作伙伴,负责完成销售任务和指标的同时,也担当着设备修理、备件销售、二手车处置等售后工作,在支撑制造厂家业务规模扩张中起到不行或缺的作用。主要零部件的再制造过程依靠制造厂家自身来完成则成本较高,也不太现实。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