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动与居民消费分析综述
已有研究对初次分配和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但因统计口
径的化,得出的结果有所偏差,不少学者对于初次分配格局的动程度存在争
议(李稻葵、徐翔,2013;许宪春,2013;张车伟、张士斌,2010;王小鲁,2010;
肖文、周明海,2010;李扬、殷剑峰,2007),这直接影响到对二者动关系的
准确研判。本章利用国家统计局按照现行统计口径调整后、最新公布的资金流量
表相关数据对初次分配和居民消费的关系作进一步考察,为后文的计量实证分析
奠定基础。
1.1.1中国收入分配格局与居民消费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显示了1992?2011年初次分配中劳动份额占比和居民
消费占比的动趋势。由于本章使用的是国家统计局依据最新统计法规统一调整
后的数据,避免了因统计口径不一致而造成的统计指标的异常波动,提高了结果
的可信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在1995?2001
年间,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而在2002?2012年这十多年间,劳动报酬占比出
现大幅下降,共下降了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自1996年以
来呈现出逐步下降态势,截至2012年共下降了近12个百分点。在2000年?2007
年这一趋势最为显著,而2008年之后有所减缓,居民消费占比开始波动调整。
由于可支配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能力的主要因素,因而不难推测出,初次分配中
劳动报酬占比的下降与居民消费占比的下降密切相关。初次分配格局的恶化严重
制约了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
■劳动报酬占比■居民消费占比
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劳动报酬占比与居民消费占比
数据来源:1992?1999年数据来自《中国资金流量表历史资料(1992-2004)〉〉,
2000?2012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的《中国资金流量表(2000?2012)》
为进一步探究初次分配格局恶化,进而影响到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的原因,接
下来从居民、企业、政府三大部门视角进行分析。资金流量表将国民经济分成了
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住户(即居民)和国外等五个部门。为了分析的
便利,本部分将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合并成企业部门,企业部门的收入为营业
盈余和固定资产折旧之和,不存在消费问题,其可支配收入全部转换成储蓄。政
府部门的收入可近似看作税收收入,住户部门的收入可近似看作劳动报酬。因而,
资金流量表中国民收入的部门结构对应着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结构。
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2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各部门占比
化
数据来源:同错误!未找到弓I用源。
从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2可看出,与现有研究不同,各部
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并无显著化趋势。这主要是由于统计口径作统一调
整之后,增加了各统计指标在时间上的可比性,减小了因统计口径化而带来的
统计数据的“跳跃气自2000年以来,初次分配的部门结构(要素结构)开始逐
步恶化。居民部门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例逐步下降;企业部门在初次分配中的占
比逐步上升,至2008年达到“峰值〃,而后逐步回落,但仍高于2000年的水平;
政府部门整体上化幅度较小,但仍呈现出了稳步上升的趋势。
具体来看(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992?2000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格局
偏向于企业部门,在这9年间,企业的初次分配占比提高了0.66%,而在再分配
中进一步提升了近4个百分点;政府收入呈下降趋势,在再分配中进一步下降了
2个百分点;而居民在初次分配中有所上升,但在再分配中则呈现略微下降。可
见,这一时期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整体上朝着“偏向企业,弱化居民〃的方向演
进。在2000?2008年,在初次分配中,企业占比进一步上升了6.89%,居民则显
著下降了8.49%,政府占比也有所上升;在再分配中,企业占比回落了2个百分
点,政府占比提升了近3个百分点,而居民占比进一步下降了近1个百分点。这
一时期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朝着“偏向企业和政府,恶化居民〃的方向演进。与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这一时期居民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