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关于招募特聘农技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对下列典型例证与定义的关系判断不正确的是()。①语言简明:指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表达必要的信息,表达简洁、明白,消除歧义,并取得最佳效果。②语言连贯:指语言表达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呼应自然。③语言得体:指掌握语言使用的分寸,语言运用能切合各种语境,符合说话目的、场合,表达方式自然得当。典型例证:(1)小倩告诉我说,等她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2)“世界屋脊”上晶莹的湖泊,冰峰、雪岭,数不清的珍奇异兽,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千里风雪的青藏公路,正成为令人神往的旅游热线。(3)深夜,听到您抑制自己的咳嗽声,我能感到,您是多么的爱我们。您戒掉烟,有一个健康的晚年,就是对我们最大的爱。爸爸,我也爱您,我不希望过早地失去您。
A.例证(1)与定义①不相符
B.例证(2)与定义②不相符
C.例证(3)与定义③相符
D.例证(2)(3)分别与定义①②不相符
【答案】:C
【解析】例证(3)中“有一个健康的晚年”应改为“身体健康”,“不希望过早地失去您”用得不妥,应删去,即与③语言得体不相符。
2、下列对法的一般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A.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约束,具有约束性
B.法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具有国家意志性和普遍性
C.法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D.法依靠国家强制力,通过一定程序予以实现,具有国家强制性和程序性
【答案】:B
【解析】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具有规范性、国家意志性、普遍性、权利义务一致性、国家强制性与程序性等特征。法是调整人们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这种规范性是通过为人们的行为规定模式、标准和方向,进而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而不仅仅是约束性。强调约束性不能全面准确体现法作为规范所具有的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功能和作用。法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的,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并且在国家管辖范围内普遍适用,具有国家意志性和普遍性。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调整社会关系,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对应,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法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并且这种强制力的行使是通过一定的程序来实现的,具有国家强制性和程序性,程序的规定是为了确保法的公平、公正实施。因此,“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约束,具有约束性”的说法不正确。
3、诗歌源于生活,以下诗歌中未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C.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D.日照澄州江雾开
【答案】:D
【解析】本题可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即有新物质生成,来分析各选项所描述的现象是否涉及化学变化。诗歌“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描述了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以及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指的是湖泊池沼水面上有火焰,这里的火是甲烷燃烧,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意思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有新物质铜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日照澄州江雾开”是指阳光照射使江雾消散,江雾是小液滴,雾的消散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综上所述,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日照澄州江雾开”。
4、下列属于政府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
B.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银行贷款基准利率
C.工商总局召集10家电商企业进行约谈
D.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网络销售商品质量抽查公告
【答案】:B
【解析】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是指政府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这是通过立法来规范市场秩序,属于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并非经济手段。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政府运用经济手段调控经济的体现。央行通过调整利率,影响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和资金流向,进而调节经济活动。工商总局召集10家电商企业进行约谈,这是政府通过行政命令、指示等方式来规范企业行为,属于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网络销售商品质量抽查公告,目的是对市场上的商品质量进行监管,这是通过行政检查等行政行为来规范市场秩序,属于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