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题
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承认,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行的,反应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立法:有广狭二义。广义上指的是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多种具有不一样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献的活动。狭义上仅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和颁布对应规范性文献的活动
3.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职能而建立起来的进行国家管理和执行统治职能的国家机关的总和。国家机构的本质取决于国家的本质。国家机构实际上是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工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4.工会法:是调整工会与国家、用人单位以及职工和会员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判断题
1.具有强制力的行为规范就是法律。(×)
2.法体现的所有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
3.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承认,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4.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5.权利和认为是法的基本范围。(√)
6.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最关键要素。(√)
7.马克思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8.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式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9.法律关系的主体只能是物。(×)
10.能成为法律关系主体只能是物。(×)
11.法和道德都是属于社会规范,两者均有强制性(×)
12.法是依国家强制力保证明施的,而道德则不是.(√)
13.法的效力即多种法的约束力的通称。(√)
14.我国的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行政权由国务院行使,司法权由法院和检察院行使,因此我国也是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15.我国政权的性质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16.公民是指详细有一种国家国籍的自然人。(√)
17.凡详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18.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也称宪法权利和宪法义务。(√)
19.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0.通信秘密和通信自由属于公民的人身自由。(√)
21.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22.工会法是调整工会与国家、用人单位以及职工和会员的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3.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24.工会与用人单位的关系是工会法所调整的最重要的关系。()
25.工会法最重要的是调整用人单位与个人之间的劳动用工关系。(√)
26.教育职工,提高职工素质,是我国工会的一项重要的义务。(√)
27.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28.中华全国中工会是个地方总工会和各产业工会全国组织的领导机关。(√)
29.上级工会组织领导下级工会组织。(√)
30.工会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有权撤换或者罢职其所选举的代表或者工会委员会构成人员。(√)
31.中华全国总工会、地方总工会、产业工会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32.基层工会组织具有民法通则规定的法人条件的,依法获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33.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有会员25人以上的,应当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
34.工会会员全国代表大会制定或者修改《中国工会章程》,章程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
35.基层工会组织的建立,必须报上一级工会同意。(√)
36.企业、事业单位无合法理由迟延或者拒不拨缴工会经费,基层工会或者上级工会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拒不执行支付令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实使用方法律基础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题
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债权—是得祈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本于权利义务相对原则,相对于债权者为债务,即必须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义务。因此债之关系本质上即为一民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债权和债务都不能单独存在,否则即失去意义。和物权不一样的是,债权是一种经典的相对权,只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发生效力,原则上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之关系不能对抗第三人。债发生的原因在民法债编中重要可分为契约、无因管理、不妥得利和侵权行为;债的消灭原因则有清偿、提存、抵销、免除等。
物权—①是指权利人依法直接支配标的物,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②是指权利人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婚姻:是为当时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
二、判断题
1.公民的民事权利与民事行为能力同步发生,同步终止。(×)
2.个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