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三单元 第五课 政治和经济制度复习提纲.docx
文件大小:321.69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3.38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1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

第五课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复习提纲

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

考点梳理

考点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法治教育)

考点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内容

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优越性(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③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要求(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

③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④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我国人大代表的职权及职责分别是什么?

职权

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审议权)、表决各项决定(表决权)、提出议案(提案权)和质询案(质询权)。

职责

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地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

考点2、基本政治制度

1.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法治教育)

2.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意义。(法治教育)

3.认识基层民主制度对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作用。(法治教育)

考点内容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地位

是我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意义/

优越性

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①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②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③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性质

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注意: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

主题

团结和民主。

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内涵

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聚居≠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地位

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意义/优越性

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

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要求

①地方自治机关根据自己的特点行使自权。

②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注意: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没有自治乡。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内容

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名委员会,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注意: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不是基层政权组织,也不是国家机关。

地位

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组织形式

城市的居民委员会

农村的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

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

意义/

优越性

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考点3、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考点内容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哪些?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类

公有制经济(主体)

非公有制经济

含义

公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或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经济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