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XXXXX—XXXX
草原等级评定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天然草原等级评定技术内容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天然草原等级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9834-1988土壤有机质测定法
GB/T33469耕地质量等级
GB/T36197土壤质量土壤采样技术指南
NY/T1233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NY/T2998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3.1
草原生态质量grasslandecologicalquality
草原生态环境的优劣程度,即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草原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及社会经济持
续发展的适宜程度。
3.2
草原生产质量grasslandproducedquality
草原初级生产物质的优劣程度,即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草原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及社会经
济持续发展的可利用程度。
3.3
草原等级grasslandgrade
草原质量的高低程度,也即草原生态和生产服务能力的高低程度,是进行草原生态环境质量和草原
生产质量综合评定的指标。
3.4
草原等级评定grasslandgradeassessment
从草原生态保护和生产角度出发,通过综合指数法对草原植被和土壤状况构成的能满足草原生态和
生产质量安全与可持续服务的能力进行评定划分出的等级。
1
LY/TXXXXX—XXXX
4等级评定指标体系
草原等级评定指标体系是由草原生态质量评定指标和草原生产质量评定指标构成。
4.1指标
4.1.1草原等级评定指标
包括草原生态质量和草原生产质量,共2个方面的指标。
4.1.2草原生态质量评定指标
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容重、土壤腐殖质层厚度、植被盖度、物种数、地上净初级生产力、裸
地面积比例、枯落物量,共8个指标。
4.1.3草原生产质量评定指标
包括可食牧草产量、种质资源量、优良牧草地上生物量比例,共3个指标。
4.2指标获取方法
指标获取方法见附录A。
4.3指标标准化计算方法
4.3.1特尔斐法
用特尔斐法对一组实测值评估出相应的一组隶属度,并根据这两组数据拟合指标的标准化函数,进
而给出指标的标准化值,详见附录B。
4.3.2模糊数学方法
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根据唯一差异原则,用草原试验的方法获得测试值与草原质量的一组数据,
用这组数据直接拟合指标的标准化函数,求得隶属函数中各参数值。再将各评价因子的实测值代入标准
化函数计算,即可得到各评价因子的标准化值。详见附录C。
4.4指标权重赋权
草原生态质量等级评定、草原生产质量等级评定指标及权重参见附录B。
5等级评定
采用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进行草原生态质量和生产质量等级评定,基于草原生态质量和草原生产质
量,用综合指数法进行草原等级综合评价。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Gev=∑(Cei×Dei)……(1)
Gpv=∑(Cpi×Dpi)……(2)
Gv=0.7×Gev+0.3×Gpv……(3)
式中:
Gev—草原生态质量等级评定综合指数;
Cei—第i个生态质量等级评定指标的权重;
Dei—第i个生态质量等级评定指标的标准化值。
2
LY/TXXXXX—XXXX
Gpv—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