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交底
项目工程名称
XX危岩整改
施工单位
中铁十七局
单位工程名称
XX危岩整改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人
工长
班组长
交底部位
主动防护网挂网施工交底
交底内容: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B1、B5、B11-2危岩段因为岩体破碎,关键破坏方法为局部风化掉快,为了不破坏现有植被生长环境,确保水良好排泄,采取SNS主动防护网系统。
防护网采取GPS2型SNS主动防护系统,防护网钢绳锚杆钢筋为2φ16(Ⅱ级螺纹钢),间距4.5m,平均长度6m,锚孔孔径91mm,注浆材料为M30砂浆。防护面积初步定为27750m2。
二、SNS主动防护网施工次序及工法
2.1清坡
在多数情况下,清坡工作并不是必需,但以下两种情况是需要加以考虑:
eq\o\ac(○,1)当坡面上尤其是施工人员活动范围内存在浮土或浮石时,对可能因施工活动引发坍毁、滚落而威胁施工安全,宜予清除或就地临时处理。
eq\o\ac(○,2)对坡面上存在未来发生坍毁可能性很大部分块孤危石,若它(们)崩落可能带来系统大量维护工作需要甚至超出系统防护能力,则宜对其进行合适支撑加固处理或给予事先清除。
2.2测量放线
放线测量确定锚杆孔位(依据地形条件,孔间距可有0.3m调整量),在孔间距许可调整范围内,尽可能在低凹处选定锚杆孔位;对非低凹处或不能满足系统安装后尽可能紧贴坡面锚杆孔(通常连续悬空面积不得大于5m2)宜增设长度大于0.5m局部锚杆,该锚杆可采取直径大于φ12带弯钩钢筋锚杆或直径大于2φ12双股钢绳锚杆)。
2.3基础施工
该项工作关键是为了确保锚杆锚固能力,所以,对本身为基岩或坚硬岩土位置,就具体化为锚杆孔钻凿,而对不能直接成孔松散岩土体位置,则可能包含基坑开挖、砼基础浇筑。按设计深度钻凿锚杆孔并清孔,孔深应大于设计锚杆长度5cm~10cm,孔径大于φ42;当受凿岩设备限制时,组成每根锚杆两股钢绳可分别锚入两个孔径大于φ35锚孔内,形成人字形锚杆,两股钢绳间夹角为15°~30°,以达成一样锚固效果;当局部孔位处因地层松散或破碎而不能成孔时,能够采取断面尺寸大于0.4×0.4mC15砼基础置换不能成孔岩土段。
2.4锚杆安装
对直接成孔锚杆位置,锚杆在注浆前连同注浆管一同埋设,对采取砼基础地方,锚杆通常在浇筑基础砼同时直接埋设。
插入锚杆并注浆,采取标号M30砂浆;水泥宜用42.5一般硅酸盐水泥,优先选择粒径小于3mm中细砂,确保浆液饱满,在进行下一道工序前注浆体养护不少于三天。
2.5套环加工及锚头封闭
制作钢丝绳套环,采取50cm长φ16钢丝绳弯曲成环形,连接处用2个U型卡扣上牢。在每一孔位处凿一定深度凹坑,通常口径20cm,深15cm。将套环悬挂于锚杆尾部弯钩上。锚杆外露套环顶端不能高出地表。用C25细石混凝土封闭凹坑(套环大部露出混凝土,套环与锚杆弯钩连接处必需封闭于混凝土内)。
2.6支撑绳安装与调试
为确保支撑绳张拉后尽可能紧贴地表,安装纵横向支撑绳(横向采取φ16钢丝绳,纵向采取φ12钢丝绳)后采取紧线器或手拉葫芦张拉,拉紧后两端各用2~4个(支撑绳长度小于15m时为2个,大于30m时为4个,其间为3个)U型卡扣与锚杆外露套环固定连接。
2.7格栅铺挂
拟采取D0/08/300/4*4型钢丝绳网(长4m,宽4m)与S0/2.2/50/2.25/10.02型钢丝格栅网(长10.02m,宽2.25m)
从上向下铺挂格栅网,格栅网间重合宽度大于5cm,两张格栅网间缝合以及格栅网与支撑绳间用φ1.5铁丝进行扎结,当坡度小于45。时,扎结点间距不得大于2m,当坡度大于45。扎结点间距不得大于1m(有条件时本工序可在前一工序前完成,立即格栅网置于支撑绳之下)
2.8钢绳网铺挂与缝合
从上向下铺设钢绳网并缝合,用φ8钢丝绳作为缝合绳配合U型卡与套环进行固定联结。
质量要求
1.锚杆末端必需开凿凹坑,以套环不露出地表为准。
2.锚杆末端凹坑必需用混凝土封闭,且只能用混凝土封闭,不得采取砂浆替换。
3.纵横向支撑绳穿插完成后必需采取有效方法给予收紧,务必使防护网紧贴岩壁。
4.灌注后三天内,严禁进行下一道工序。
四、安全防护方法
1.高空作业时必需采取安全绳,安全带等方法加强作业人员和坡面作业机具保护。
2.施工作业面脚手架下方设人行通道、并做防护处理,注意下方人员安全。坡上作业期间,若坡脚为行人过往通道,应采取作业工作区看管控制等安全保护方法。
3.注意施工用电安全,处理机械故障时,必需使设备断电、停风;向施工设备送电、送风前,应通知相关施工人员。
4.施工前,应认真检验和处理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