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线路纵断面主要技术要素07课件.pptx
文件大小:30.06 M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线路纵断面主要技术要素

线路纵断面主要技术要素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纵断面是由和连接相邻坡段的竖曲线组成的,坡段的特征用坡度和坡段长度来表示。坡段长度是该坡段前后两个变坡点之间的水平距离,而坡度则为坡段两端变坡点的高程与坡段长度的比。

一、坡度(1)最大纵坡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为了适应小站间距频繁启动制动,应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一般采用全动轴或者2/3动轴列车,启动加速度很大。设计原则要求列车在失去部分牵引动力的条件下,仍能用另一部分牵引动力,将列车在最大坡度上启动。因此,最大坡度阻力及各种附加阻力之和不易大于列车牵引动力的一半。《地铁设计规范》规定:正线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30‰,困难地段可采用35‰,联络线出入断线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40‰。

(2)最小纵坡(3)车站纵坡一般情况下,地下区间线路与排水沟为同一坡度值,取不小于3‰的坡度。考虑到纵向排水的需要,坡度值宜采用2‰,困难时可设在不大于3‰的坡道上。一、坡度

二、坡段长度两个坡段的连接点即坡度变化点称为变坡点,一个坡段两端变坡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坡段长度,拖段长度小于列车长度,那么列车就会同时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边坡点,各变坡点所产生的附加应力和局部加速度会因叠加而加剧,影响列车的平稳运行和旅客的舒适度。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坡度长度不宜小于远期列车计算长度。

三、坡度连接列车运行至坡度代数差较大的变坡点处,容易造成车轮脱轨,车钩脱钩等问题。为避免这类情况发生,坡度代数差小于20‰,应在变坡点处设置竖曲线,把折线断面平顺的连接起来,保证行车的安全和平稳。

在线路上,纵断面的竖曲线不应与平面上的缓和曲线相互重叠,因为竖曲线轨面标高以一定曲率在变化,而缓和曲线的外轨,以一定的坡度递增升高,或者下降。如果两者重叠起来,外轨就成为一条复杂的空间曲线,铺设、养护困难。为了不使竖曲线和缓和曲线重叠,变坡点应设置在离开缓和曲线起点及终点最少一个竖曲线切线长的位置。三、坡度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