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说明、编制依据和原则
第一节工程说明
一、工程概况
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搬迁技术改造项目土方平整工程,主要为场地平整挖、运、填方工程。建址在南宁市邕宁区八鲤工业区八鲤临6路的西侧,邕灵二级公路南侧,八鲤临8路北侧,场地现状为平缓山丘,有一定的起伏。建设规模约600亩。
二、工程内容和主要工程量
工程内容包括主厂区内场地平整挖、运、填方工程。
场地平整主要工程量:挖土方155.57万m3,填方26.32万m3,石方爆破48.31万m3。本工程土方挖填不平衡,挖方量大于填方量,填方后剩余土方需外运处理(运距3KM)。
三、自然地理条件
1、地形地貌
拟建项目位于南宁市邕宁区八鲤工业区一带,场地地貌单元为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场地标高在96—128.6m之间,场地未发现对场地稳定性有明显影响的崩塌、滑坡,落水洞、漏斗等不良地质作用。亦未发现有暗埋的河、湖、沟、坑及坟场、地下埋设物等。
2、气候特征
南宁及周边地处低纬度地区,全年受海洋湿温气流和北方冷气团的交替影响,是国内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的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年平均气温21.6℃,最冷月平均气温12.9℃,极端最低温度-2.1℃,极端最高温度40.4℃,年平均降雨量1283.2mm,年平均蒸发量为944.5mm;枯水季节一月份平均降雨量41.8mm,平均蒸发量为33.4mm;丰水季节六月份平均降雨量241.8mm,平均蒸发量为115.7mm;年降雨天数150.8天,年雷暴雨天数88.6天;风向除七月份为东南风外,多为静风、东风及东北风,平均风速:夏季
3、区域地质特征
场地处于南宁市邕宁区八鲤工业区,沿线为丘陵地貌。场地无区域性断裂及地裂缝通过,构造简单,场地主要土层为第四系坡残积层,下伏为泥盆系泥质粉砂质泥岩、砾岩、灰岩等互层交错分布,据钻探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勘察线路沿线及其近邻无活动性断裂构造带通过,场地稳定性良好。
4、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野外钻探测试和室内试验结果,拟建道路沿线内岩土层自上而下发育有:表土①(Qpd)、坡残积(Qel+dl)形成的粘土②、泥盆系(D)砂质泥岩③、砾岩、灰岩④等,现将各岩层特征分述如下:
(1)表土①(Qpd)
灰褐、黄褐色、灰色等,可塑~软塑状,主要由粘性土、砂及少量细粒碎石等组成,含有腐植质、植物根茎等,分布于沿线的耕地或丘陵的地表上,厚度相对较薄,普遍厚度在50cm上下,局部属人工填土层,厚度达11.6m,具高压缩性。属中湿类型土,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附录J,土、石等级为Ⅰ类,土的类别为松土,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市政工程费用定额》(2002)属一类土壤,普氏分类为Ⅰ类,用尖锹可开挖。
(2)粘土④(Qel+dl)
紫红、褐红、棕黄、土黄色,液性指数平均值为0.07,硬塑状态,属干燥类型土,手感滑腻,粘性一般。切面光滑,摇震反应无,局部混少量碎石或铁锰质氧化物结核颗粒,含量不均匀,碎石粒径以1-2cm为主,呈亚圆或次棱角状,磨圆度中等偏差,母岩成份主要为砂质泥岩、灰岩等,发育网纹闭合状微风化裂隙,裂隙面附着有褐黑色铁锰质氧化物。干强度和韧性中等。沿线分布不均匀,厚度变化大,揭露厚度0.3-17.5m。液性指数平均值IL=0.05,具中等压缩性。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附录J,土、石等级为Ⅱ类,土的类别为普通土,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市政工程费用定额》(2002)属二类土壤,普氏分类为Ⅱ类,部分用镐刨动再用锹开挖。
(3)砂质泥岩③(D)
紫红色,浅红色,坚硬状态,低压缩性。成份以砂质泥岩为主,局部夹泥质粉砂岩或泥岩,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长柱状,具层理构造,强-中风化程度,结构大部分被破坏,易钻进,可轻微吸水反应,锤击声稍脆、回弹、振手、无凹痕。岩石坚硬程度分级为软岩,为不软化岩石,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值6.91-17.46MPa,平均值11.41MPa,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Ⅳ类,该层场地局部分布,未揭穿,揭露厚度1.00-11.50m。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附录J,土、石等级为Ⅳ类,土的类别为软石;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市政工程费用定额》(2002)属松石,普氏分类为Ⅴ类,部分用撬棍或十字镐及大锤开挖,部分用爆破法开挖。
(4)砾岩、灰岩④(D)
灰色、灰白色,砾状结构、显晶质结构,中风化,巨厚层~中厚层状构造,岩层分布不稳定,砂质泥岩、灰岩、砾岩、硅质岩交错分布,层面起伏较大,常有尖灭现象,局部呈透镜状产出。岩石质较硬,岩体较破碎,其中以砾岩、灰岩为主,砂质泥岩、硅质岩为辅,;砾岩的砾石成份为灰岩,直径1-5cm,灰岩圆砾呈微风化,相互接触紧密,其股价作用;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