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施工准备
02
钻孔施工
03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04
混凝土灌注工艺
05
质量检测与问题处理
06
设备维护与退场
01
施工准备
场地勘察与平整
场地平整
了解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包括地层结构、土壤力学性质等,为后续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排水措施
勘察地质情况
清除施工场地的杂物、碎石、树根等,确保施工场地平整,便于机械设备作业。
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排水措施,确保施工期间排水畅通,避免积水对施工的影响。
机械设备与材料进场
机械设备
包括旋挖钻机、起重机、发电机等,确保设备性能良好,满足施工要求。
01
准备灌注桩所需的钢筋笼、混凝土等施工材料,并检查材料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02
配套工具
如测量工具、焊接设备、导管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辅助工具齐全。
03
材料准备
桩位测量与放线
桩位测量
根据设计图纸,采用测量仪器准确确定桩位,并做好标记。
01
放线
根据测量确定的桩位,放出施工所需的边线、控制线等,确保施工过程中桩位准确。
02
复核与保护
测量完成后,进行复核,确保桩位无误,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桩位在施工过程中受到破坏。
03
02
钻孔施工
按照设计孔位进行钻机定位,确保桩位准确。
钻机定位
利用钻机的垂直度调节装置,调整钻杆垂直度,确保钻孔垂直度符合要求。
垂直度调整
调整钻机稳定,确保在钻孔过程中不产生晃动或倾斜。
稳固钻机
钻机定位与垂直度调整
旋挖成孔操作步骤
启动钻机,使钻杆旋转,开始挖掘。
启动钻机
旋挖钻进
扩孔
钻进取芯
通过旋转钻杆和钻头,破碎土层,形成孔壁。
根据需要,在钻孔过程中适时扩大孔径,以满足设计要求。
在旋挖钻进时,及时取出土芯,以便观察土层情况。
泥浆护壁与渣土清运
泥浆护壁
在钻孔过程中,向孔内注入泥浆,以保护孔壁不坍塌。
01
渣土清运
及时将钻孔产生的渣土运出孔外,以保持孔内清洁。
02
泥浆循环
将泥浆循环使用,以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03
泥浆性能指标监测
定期对泥浆的性能指标进行监测,确保其满足护壁要求。
04
03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钢筋笼直径与长度
根据设计要求,确保钢筋笼直径和长度符合施工图纸规定。
钢筋型号与间距
选用符合标准的钢筋型号,按照设计要求布置钢筋间距,保证钢筋笼的强度和刚度。
钢筋笼加工精度
钢筋笼的制作应平整、顺直,避免出现弯曲、扭曲等现象,以保证安装后的垂直度。
钢筋笼焊接质量
钢筋笼的焊接应符合相关规范,焊缝应牢固、饱满,无夹渣、气泡等缺陷。
钢筋笼加工标准
分段运输与焊接规范
分段制作与运输
根据钢筋笼的长度和现场条件,合理分段制作钢筋笼,以便于运输和安装。
焊接接头处理
钢筋笼分段后的接头应采用焊接连接,焊接前应清理钢筋表面的污物,确保焊接质量。
运输过程中的保护
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钢筋笼变形、损坏,如加设支架、垫木等。
现场拼接与检查
钢筋笼现场拼接时,应确保拼接部位的牢固性,同时检查钢筋笼的整体尺寸和形状是否符合要求。
笼体下放前的检查
在下放钢筋笼前,应对钢筋笼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笼体完整、无损坏,同时检查笼体内的钢筋是否牢固。
慢放与固定
钢筋笼应缓慢放入孔中,同时用钢筋或钢管将其固定,防止在灌注混凝土时发生浮动或偏移。
检查与验收
钢筋笼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钢筋笼的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
定位控制
采用专业的定位装置或测量工具,确保钢筋笼在孔位中的准确位置,避免出现偏差。
笼体下放与定位控制
01
02
03
04
04
混凝土灌注工艺
选用无缝钢管,内壁光滑、平直,接头采用法兰或卡口连接,保证导管密封性。
导管选用
导管安装与密封测试
导管安装
导管应安装在钻孔的中心位置,导管底部距离孔底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为20-30cm。
密封测试
导管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密封测试,检测导管是否漏水、漏气,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出现漏浆、断桩等问题。
混凝土浇筑连续性要求
连续性保证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避免出现断桩现象。
01
浇筑速度
浇筑速度应适当,不宜过快或过慢,一般控制在每小时10-20立方米。
02
振捣密实
在浇筑过程中,应采用振捣器进行振捣,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和空隙,提高桩身质量。
03
桩顶标高与超灌控制
桩顶标高
在浇筑前,应测量孔口标高,并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确定桩顶标高。
01
为确保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应适当超出桩顶设计标高,一般超出0.5-1.0m。
02
桩头处理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将桩头多余混凝土凿除,保证桩头平整、密实。
03
超灌控制
05
质量检测与问题处理
通过桩顶施加激振力,使桩身产生振动,并用仪器测量振动信号,判断桩身完整性。
低应变动力检测法
在桩内预埋声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