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华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阿外楼度假大酒店工程施工方案
温州华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阿外楼度假大酒店工程施工方案
PAGE
PAGE1
一、程概况
施工测量方案
1、温州阿外楼旅游度假大酒店位于瓯海区梧田街道老殿后村,工程占地面积88450m2,主楼建筑面积83807m2,其中地下室9360m2,地上74447m2。主楼地上十九层,局部二十层,高度80.88m,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580m,室内外高差0.6m,原始地坪相对标高约为-1.2m,开挖深度5.3m左右。主楼外观呈圆形,造型新颖,直线与弧线并存,错落有致,立体感强,给施工测量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主要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温州阿外楼旅游度假大酒店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温州华厦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质监单位:瓯海区质量监督站
施工单位:温州华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二、编制依据
温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提供的测量成果资料。
本工程施工图纸。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三、实施方案
组织及资源配备
根据本工程测量工作较多、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的特点,项目部拟成立直接由项目工程师统一指挥、领导的三人测量小组,专门从事测量放样工作。拟配置托普康全站仪一台,型号:311S,经纬仪一台,型号:
苏光J2,垂准仪一台,型号:Ml313,水准仪一台,型号:DSZ3,50m
卷尺两把,5m小卷尺3把。所有仪器设备均经检定,且在有效期内。
建立测量控制网
根据“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放样”的原则,需先建立场区控制网。本工程占地面积88450m2,需建立两级控制网。为保证测量工作实际需要及精度要求,采用全站仪建网新技术。
首级控制网
一级平面控制网沿场区边线布设,点号为Z2、K1、K2、K3,远离建筑100m开外,布设成导线形式。其测角中误差<5",边长相对中误差≤1/30000。埋设永久性标石,埋深>0.5m,顶面平整,标志明显,在施工和生产过程中不致发生下沉和位移,可长期保存。
为方便起见,一级平面控制网同时作为一级高程控制网:用水准测量方法,从K1点(H=4.576m)出发,经K2、K3点后再回到K1点,测一个闭合环,闭合差小于12√L,利用测量平差方法计算出K2、K3点的高程,作为一级高程控制网(控制点位见附图)。
二级控制网
二级控制网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利用极坐标法加密形成。以主、副楼圆心连线作为主轴线,向外星状辐射4个控制点。边长控制在200m以内,点位均匀分布在建筑物周围,便于作业时利用。考虑到标桩要能长期保存,主轴线各端点布置在场区外的延长线上,控制点尽量不落在待开挖的基础上、埋设管线范围内或太靠近建筑物处。测角中误差控制在8"以内,边长相对中误差≤1/20000。
考虑到点位埋设经济及利用的方便,二级平面控制网同时作为二级高程控制网:用水准测量方法,从首级高程控制点K1出发,依次经过各个二级控制点,最后到K2,形成一个闭合路线,闭合差控制在20L内,再利用平差方法计算出各点修正后的最终高程。
本工程工期在二年以上,施工周期长,二级控制点在实际作业中频繁使用,为便于施工放样和提高精度,选用二个最常用的二级控制点建造混凝土观测墩,高度在1.5m左右,并埋设强制归心设备。其余点位标记尽量选用黄铜或不锈钢棒,顶部磨成平滑圆锥形(便于保证标高精度)冲眼或十字划线作为坐标控制点(点位示意图附后)。
施工测量
土方开挖阶段
依据二级控制点和基础平面图上的相关数据,综合考虑操作面,放坡等因素,首先用木桩将开挖外边线测定于地面上,然后用白灰在地面上撒出开挖边线,其偏差控制在±5cm以内。
为控制基槽开挖深度,当快挖到设计标高时,应用水准仪在槽壁上测设一些水平的小木桩,使木桩顶上表面离槽底的设计标高为一固定值,必要时拉一根白绳,以后随着开挖范围的扩大,用水准仪在工程桩侧面测设标高,并用红油漆标记,作为控制挖土的依据。基底标高控制在
+0~-50mm之间。
基础施工阶段
因流水施工,在基础施工阶段,圆心点可能已破坏,需先内业计算各轴线交点的坐标值,然后利用“全站仪坐标法放样技术”以二级控制点为根据测设各轴线交点,具体做法为:(1)将全站仪架在控制点上,
输入测站点、后视点以及待放样点三点坐标,瞄准后视点定向,按下反算方位角键,仪器自动将测站与后视点的方位角设置在该方向上;(2)按下放样键,仪器自动在屏幕上用左右箭头提示,应该将仪器往左或往右旋转,这样就可使仪器到达设计的方向线上;(3)通过测距离,仪器自动提示棱镜前后移动,直到放样出设计的距离。
根据各轴线交点在垫层上用墨线弹出梁、承台和基础边线。墙、梁、柱的轴线位置偏差控制在5mm以内,基础承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