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版五级上册3.桂花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桂花雨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习
目标
1.会认本课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桂花写了哪些内容。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重点
学会认读“箩,杭”2个生字,正确读写“懂,兰”等10个生字,理解“指指点点”等词语。
难点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桂花写了哪些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能够猜出下面的谜语是什么?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
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桂花是我国传统的名贵香花,素以芳香而著称。花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种类较多,有金桂、银桂、四季桂等,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种甜食。
今天我们学习《桂花雨》。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落花生
学生自由回答问题。
读课题《桂花雨》
创设情境,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我会认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我会认的生字(课件出示)
?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指正:“杭”后鼻音。
luó
几大箩
hánɡ
杭州
(2)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
(指指点点:指频繁挑出他人的缺点,咄咄逼人,或背后评论人。文中指父亲指着那些花让“我”认识。)
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姿态:姿势。本课指桂花树的样子不如梅树优雅好看。)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香飘十里:形容香气浓郁,传得很远,很香。
邻居: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
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糕饼:泛指饼状的糕制食品。)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成熟: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
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尤其:格外、特别。)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缠着:缠绕、纠缠。)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嗜好:特殊的爱好。本课指悠然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是白鹭的一种特殊的爱好。)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布满:形容很多,全都是,快挤满了。)
(二)识字解词
(1)出示我会写的生字(课件出示)
dǒnglánluópógāo
懂兰箩婆糕
bǐngjìnchánchájiǎn
饼浸缠茶捡
?各自拼读,找出“兰、浸、缠、捡”前鼻音,“懂、饼”后鼻音。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我来组词
懂(懂得懂事)兰(草兰木兰)
箩(笸箩兜箩)婆(公婆外婆)
糕(蛋糕糕饼)饼(大饼饼干)
浸(浸泡浸入)缠(纠缠缠绕)
茶(茶水茶叶)捡(捡到捡东西)
(3)生字归类
左右结构:懂糕饼浸缠捡
上下结构:兰箩婆茶
(三)生字书写
(课件出示)出示生字:懂兰箩婆糕饼浸缠茶捡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加一加:
“米”加“羔”是“糕”
“波”加“女”是“婆”
“竹”加“罗”是“箩”
饣+并=饼
换一换:
“箩”换掉“竹”加上“艹”,是“萝”
“饼”换掉“饣”加上“辶”,是“迸”
“捡”换掉“扌”加上“月”,是“脸”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懂、箩、浸”并讲述:
(课件出示)“懂、箩、浸”田字格课件
懂
结构:左右
音序:D
部首:忄
组词:懂得懂事
造句:妈妈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箩
结构:上下
音序:L
部首:竹
组词:笸箩兜箩
造句:奶奶送来一箩筐的萝卜。
浸
结构:左右
音序:J
部首:氵
组词